第四章 弦月(1 / 2)

他仔仔細細查探那首詩,第一句為“二”雖不文雅,卻也不算偏差;第二句可填“九”,為“浪子九天暗惋惜”,也不無不可;第三、四句可為“他日重歸十地上,必教東溟化一體”。

這其中涉及到“九天十地”的傳說:相傳亙古一來,天地分為九天十地,既世間有九層天、十層地。而東溟為另一則傳說中的一個古老道統,據傳東溟曾分為南東溟、北東溟、中宗三派,彼此不合。

如此一來,雖還不是一個字,粱易卻已知如何解答:“這正是隱藏於詩中的算題,由十二月、九天、十地、三東溟推演’浪子‘之數…”

到了這裏,他終於抓住一線真正的希望,於是迫不及待在心裏測算這四者的關係,之後果然得出一個數,粱易哈哈大笑:“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誠不欺我!”

原來這天下以武為尊,算術、學問均為下流,自古至今,願意深研者,萬中無一。

劍才洞府千萬年來並非無人發現,但一進其中,就要接受各番考驗,武者雖強,卻終究是凡人,若不能破陣法、解算術而出,憑蠻力隻能等死。

而正因如此,劍才洞府中的“中原三寶”自古至今無人能得。

梁易感慨不已,劍才仙人這幾句詩中其實已留下很大線索,但若非算術造詣頗深者怕也無法看透奧妙,唯獨自己有此愛好,竟然占了個便宜。

就在此時,那牆上九宮格子中對應方位的空格裏竟出現了一個數字,正是梁易解出的答案,這讓他著實悚然,以至聯想到更多:“別說是一堵牆,就算是活人也不可能看透別人心裏想什麼,難道這地方有先人的亡魂?”

但他無心細想,方才曹嘯乾答錯了題,立刻從這裏消失了,此刻梁易神經緊繃,一瞬間竟如一個世紀般漫長。

可他心裏還是有些底氣,畢竟這個答案彙聚了人間的曆史、修道者的學問、算學等等。

果然如他所料,在最初漫長的等待過後,梁易並未遭遇任何危機。

“我成功了!”如此古怪、驚悚的仙人府邸,能夠確定自己死裏逃生,梁易不禁狂喜,哈哈大笑之後,連忙算出剩下七麵牆上的每一道題。

他算術一道造詣頗高,可與當世幾位精研此道的奇人比肩,雖然餘下幾題形式、數字、難點均不同,卻依舊被他極快算出答案,而得到答案後,那九宮格子上的八個角也都填上了答案。

到了此時,九宮格子上終於隻剩一個空白處,正是正中位置。

梁易在自己所站的類似玉石的地方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按我推演來看,中間處的答案,一種應是得到其餘八處答案後,以各題答案推算,但缺少依據,每個答案之間也並無邏輯。”

“另一種則是在八個答案得出後,題目自然就會出現…”

他看看九宮格子,八個數字分布八個角落,以他的算術造詣,卻不能看出任何規律;梁易又看看頭頂和腳下,也沒有出現任何謎題。

“這裏應該也有提示才對,但提示在哪呢?”

梁易盤坐下來,陷入苦思之中。

然而直到夕陽西下,他依舊沒有得到理應出現的“提示”。

轉眼之間,梁易竟被這最後一題困住了七日!

他身上穴道早已自行解開,而周圍機關,也不知在何時已被關閉。

但毫無疑問,這裏空蕩到隻有空氣,七日之中,他不吃不喝,體力和耐力早就到了極限。

昏昏沉沉中,梁易卻不曾放棄。

“最難熬的是未知的時刻,如今命運就在我自己手裏,怎能甘願放棄!”

他在掙紮,他堅信自己將從這裏超脫!

月亮圓了。

七天時間,月圓星斜。

它拿出了它最美的姿態,溫柔的光將梁易籠罩著,似乎有一股溫和暖流,滋養了他的身與心。

梁易想起了小時候。

記得很久很久的從前,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憐憫他的私塾先生就是伴著這樣的月光,教他如何解答各種算學題目。

他如同梁易在算學上的父母,給了他一個異於常人的靈魂。

“古時,曾有一位算學大師,但天下間卻沒有人能懂他的道,”老師衣衫襤褸,須發皆白,眼窩凹陷,眼神卻出奇明亮,“兵荒馬亂的年代,他被亂軍當作普通人殺死,但他寫下的謎題卻留了下來。”

“那道題很難嗎?”小時候的梁易隻有一身破爛的衣服,髒兮兮像個乞丐,撲閃著大眼睛看著老師,話語中滿是天真。

老師肯定地點頭,指了指柴堆上放著的那頁破爛而皺巴的紙:“易兒,你在算術上的天賦太驚人,我幾十年的學問居然教得差不多了…這道題從前無人能解,你若能在有生之年解出答案,那就是無量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