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這裏,將劍放到一旁,騰出手來,試著伸進劍鞘,隨後大喜,他的手比劍鞘寬,卻不想臨近劍鞘時,手掌似乎受到一股奇力,微微縮小,進入其中。
梁易用手探索,抓到一樣事物,而後掏了出來,他借著微弱的月光,看到自己手裏正拿著一顆黑白二色的丹藥。
“這是什麼丹藥?”他心存疑問,不知是否無害,於是放在一邊,又朝劍鞘中掏去。
這一次,他拿到一封信函,其中寫道:“此劍鞘為儲物之用,其中有五行丸一枚,以助貧道傳人一臂之力。”梁易默默感慨:“原來劍才仙人早就料到後世修士凋零了,這丹藥應該是增加修道上‘功力’的東西。”
但他又錯了。
這封信不長,後麵寫道:“五行丸是貧道於前輩高人曾棲居之地偶然所得,為武林中稀世寶藥。”
“江湖人習武,皆暗合五行之道,此丹入口,可化五行之力,彼此相生,層層遞進,內力增長,無休無止!”
梁易看到此處,腦海中有似有江海轟然炸開,嗡鳴之音不絕於耳:“彼此相生、無休無止?那光靠內力,也能縱橫天下難求一敗了!”
可後麵幾句卻給梁易潑了冷水:“但肉身之力有限,若內力達到肉身承受極限、無法容納,則會爆體而亡,切記、切記!”
梁易驚呼一聲,幸好自己並未服用,否則可能就要屍骨無存了。
到了這裏,信已寫完,並未提到其他,但梁易先前在那劍鞘裏似乎碰觸到了其他東西,於是再次將手探進其中,果真如他所料,還有一塊磨得破破爛爛的木頭。
這塊木頭不知是什麼樹上砍下的,不大一點,光靠手指接觸,就能感受到其質地之堅;被人精心打磨成板狀,其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細小古文字,似乎隱藏著什麼秘密。
屢經古怪,梁易倒愈發淡定,如今身陷困境,他確認劍鞘中並無其他寶物後,立刻將幾樣東西裝了回去。
此時此刻,他想起劍才仙人的分身與他交談時,腦海中似乎出現了什麼東西。梁易努力回想,腦海中浮現出一篇古經,他精神一振,莫非是劍才仙人以大法力將這篇古經傳授給他的?
此經正是《道劍典》,梁易心中不勝驚喜,粗粗默記一遍,而後按照開篇指引,修煉起來。
《道劍典》為劍才仙人自創修真法門,但依舊遵循劍才仙人那一世的修煉步驟,想要有所成就,須從“煉體境”入門。
“煉體,顧名思義,即鍛煉肉身,強健體魄。與此同時,按照前人遺留法門,自丹田之中,修出一道法力!”
梁易自幼習武,同樣以鍛煉肉身為始,隻不過按照家中留下的武功秘籍,丹田中修出的乃是內力。
這相當於早有類似經曆,可謂經驗豐富,梁易隻是按照《道劍典》中所述方法,稍為指引,立刻功到渠成!
他暗自大喜,世人傳說中的修真之道,原以為隻是癡人說夢、並非現實,不想在九死一生後,居然變為現實!
他繼續回想接下來的修煉,按《道劍典》敘述,居然說要夯實根基,肉身愈強,將來成就愈高,梁易暗道自己習武多年,肉身之力又怎會弱?於是朝下看去,《道劍典》中記錄著煉體、燃血、修魂等等境界的修煉方法,讓他一陣頭暈目眩。
“今後修煉之路還很長,如今還是先脫困再說。”梁易整理思緒,拿起真仙鏽劍,辨認入口方向,出了劍才洞府,外麵燈火常明,到了這裏,總算有種重見天日的感覺。
他略微思索,雖然此番經曆幾多凶險,但傳道之恩,無以為報。梁易回過頭,朝著劍才洞府的牌匾叩拜一番,心中默道:“師父大恩,梁易一定銘記於心,托付之事,也一定竭盡所能。他日若有幸相見,必答謝授道之恩,再敘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