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的旅行是到處遊覽名勝景點,新加坡的確是兩三天就走完的地方,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不折不扣的吃貨,新加坡絕對讓你心花怒放。“美食天堂”這個詞我已經審美疲勞,但這次我願意心甘情願獻給新國。
在新加坡尋找美食,最大的特色是“方便、規律”,到處都有條不紊地盡在掌握。小販中心絕對是草根覓食的重中之重。
常常聽說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整潔有序,從飲食文化上便可看出來。由於當地法例的衛生規定,街頭“走鬼”這些是堅決禁止的,形形色色的平民食肆、大排檔都必須集中到小販中心,環境比較草根。有空調、氣氛略高雅的那些,形式有點類似“大食代”這些美食總彙,當地人稱為“食閣”,價格貴點,西裝革履的公司白領光臨較多,新加坡氣溫太高,沒有冷氣加持很容易腋下濕掉,那樣太不體麵了。
小販中心無所不在且無所不有,裏麵店鋪連成一片,各有各的經營範疇,魚圓麵隔壁賣叻沙,燒煮海鮮挨著炒粿條,各國生猛的草根文化互相碰撞,幾步路就能買到各式美食,盡顯新加坡多國文化交融的魅力。過去旅行,常靠手中一本“秘籍”穿越大街小巷尋找各種隱秘美食,但在新加坡,你所需要做的隻是找對一個小販中心,那麼你就能非常省力地在裏麵吃到各色各樣的特色美食。一桌菜說不定分別來自七八家不同的食肆,選擇繽紛,近在咫尺,仿佛新加坡全部人都是花心的吃貨。
新加坡這個城市有種近乎死板的嚴謹,這方麵也體現在美食之上。在這裏即使是一個小販也可以感覺到他們做事的認真,一人收錢,一人煮麵,一人端給客人,隨手還用抹布擦一下剛才放過碗的區域。或許是因為在新加坡的華人都經曆過“一步佳,一步難”的艱辛歲月,這樣一間小店可能曾經是他們養活全家的經濟來源,你可以感受到那一份延續下來的匠心。
小販中心的消費也十分合理,一般像魚圓麵、雲吞麵、魚粥這些大眾美食等都是3~5新幣一份,人均不過人民幣三五十元就可以大快朵頤,吃得極為滿足。這常常讓我感到捶胸頓足,身為一個家裏蹲,附近的外賣或結怨或吃傷,如果有這麼一家小販中心在自家住所附近,每天隻需要做決定,還可以有多個選擇,難道不會對生活油然多了一份熱愛?即使我是一個打卡上班的人,想到中午放風的時間可以有超過五十家的各式接地氣小店等著我去寵幸,難道不會起床也多一分動力?
有琳琅滿目的選項,細心地品味每一次的選擇,人與食物的關係就應該是既花心又專一。最後讓我做一個莽撞的人生總結吧,一個吃貨,如果善於自我管理,有條不紊,並且接受不同文化的學習和頭腦風暴,那麼他就能在花心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幸福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