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撩開布簾的深夜食堂(1 / 1)

或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晚上11點鍾,剛加完班的上班族走過燈紅酒綠的霓虹燈,在高樓圍困的大廈後座輕巧拐了一個彎,來到熟悉的居酒屋小酌,搖晃的紙燈籠,榻榻米踩出嘎嘎的細微響聲,相知的侍應把寄存的清酒拿上來,領帶也解鬆了,串燒和手握壽司,窸窸窣窣的談話聲,昏黃的燈光下狹小的空間,熱鬧而溫暖,有種時間停頓的安全感,通勤的風衣外套裏或許還帶著格子間裏的油墨氣,不過很快它就會被一股熟悉的酒味所代替。

這種日劇裏常見的場景也可能發生在廣州,天河這邊的高樓大廈中藏匿著好些低調的日本餐館,比如這家據說日本人關顧最多的日本料理店。

撩開布簾子進門,你就需要脫鞋走上榻榻米,地道的日本居酒屋風格。再走幾步,滿滿一牆的清酒瓶很夠氣勢。座位是下陷式的榻榻米台子,腳下鋪了細竹子,一切實而不華,溫暖自在。

總覺得居酒屋帶著某種煙火氣的禪意,一道獨門的“豆乳豆腐煲”便暗含了這種神髓。作為盛器的鐵鍋據說價格不菲,裏麵裝著濃鬱的自家製豆漿,雪白無瑕的山水豆腐,一旁點綴跳躍黃色的腐皮,淺綠溫和的日本生菜,就這樣一道菜,隻豆與菜二物,構造出純粹的美感,輕煮慢食,看著也是一種享受。豆腐的口感飽滿而細膩,蘸特製的醬油便可入口,清雅無比,這一刻就像靜謐的治愈,仿佛思緒都準備好重啟歸零。

大廚師傅還特別推薦他們家的衝繩湯麵,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一碗麵,其實花了不少功夫。隻是這塊不怎麼起眼的肉排,就要用帶軟骨的特定部位,先煎後醃製,之後再蒸,起碼花兩個小時才能將它做出來,成品連軟骨都帶有鮮美的味道。

吃日本料理就像看書一樣,書本身會告訴你應該如何去閱讀它,而一碗拉麵也能與你溝通。一來就先把排骨夾起來吃掉,顯然是忽略了過程之美。非得是先喝一口清甜的湯,再嚐一下日本直送的衝繩拉麵的麥香,之後才慢慢領略排骨的精華。店內設有鐵板燒的包房,選用日本土產黑豚現場做薄燒,人氣很高。雜錦壽司選用當造食材,每一塊都用的精華部位,雖然價格不低但物有所值。

每個夜晚的深夜廚房,為一個個夜歸人提供停頓小憩的去所,酒與美食在此構成人生的逗號,作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情節點,著實是一種溫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