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認真做一隻雞(1 / 1)

如果要充滿戲劇感地評價這一頓飯我走的時候眼裏含著淚花,滿懷愛意地向門口坐鎮收錢的大姐說了一聲“拜拜”。

我充滿感動和感恩地覺得,用這麼低的價格,賣出這麼好的雞粥,你們是活雷鋒!

在今時今日的廣州鬧市區,用7塊錢的價格吃一碗綿密可口的雞粥,這個在珠江新城喝不起一杯可樂的價格,在荔灣這邊卻不是天方夜譚。這碗同記雞粥賣了二十幾年,就像潤滑劑一樣溫暖著過路人的腸胃。他們大可拍著胸口說:比我便宜的沒我好吃,比我好吃的沒我便宜。

比起來,5塊錢的三絲粥雖然名氣略低,口味卻一點兒不遜色,加入了瘦肉絲、豬肚絲、香菇絲的粥口感更多層次,比起雞粥少了一份肉感,多了一份小清新。如果我同時也點了白斬雞,就會選擇配上三絲粥或是雞紅粥,多試幾種口味。

用“便宜”二字來作為介紹同記的開場白,似乎對它有所不公,這是一間充滿西關回憶的老店,開店至今用一隻充滿誠意的雞屹立不倒。廣州人對雞有特別的偏好,所謂“無雞不成宴”,能用雞打遍天下,猜想也得有些好功夫。

趕緊叫上一隻,白斬雞36塊錢一公斤,一整隻雞總價在70塊左右,價格公道,記得大聲和玻璃窗內的師傅交代一聲挑隻肥點兒的,師傅心情好的話會讚你一句“靚女好識食”。不須一會兒,一碟黃得喜氣洋洋的雞就光芒四射地登台了,斬件幹脆利落,配著綠油油的蔥花醬油和金黃的中國芥末,看著就讓人有食欲。

一嚐之下,更知不尋常,雞肉結實,雞皮爽脆,雞骨不見血,全然不是隻吃飼料、缺乏運動的普通貨色。尤其是雞皮和雞肉之間那層薄薄的脂肪,既讓白斬雞保留了雞油香味,也不至於肥得叫人生厭。身為一隻雞,肥瘦適中,尺度恰好,正如明智的處世之道,怪不得能“一招鮮吃遍天”。

同記在長壽東路的小巷之中,低調地隱在一座老民宅內,一切都還保留著20世紀80年代的風貌,沿著石板街一路走進去,感覺仿佛穿越時光。有人大概會嫌市井簡陋的就餐環境不算優秀,我倒是深愛這裏複古的綠白地磚,因地製宜、捉襟見刃的店麵有說不出的年代感。客人來了,凳子拉一拉就坐下來,認認真真吃一碗粥、吃一隻雞,不必誇得天花亂墜,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