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河水生前的遺囑,全家人都同意喪事從簡;可集團裏的領導層卻堅持要放假一天,讓全廠的幾千人都去為他們的書記送上最後一程。小林子為此專門開了個集團高層會議,詳細說明了江河水捐獻遺體而未遂的具體原由;如若喪事再不能從簡,那書記的遺願就一個都沒有實現,怎能安寧於九泉之下?經過討論最終還是達成了一致:除了各部門的領導之外,各部門職工按名額選代表參加。
就在小林子為出殯擇日的時候,大隨緣從父親那裏帶來了一個好消息:HN的許書記和林主任要來了,明天就到。
小林子太激動了,這也許是江河水生前最奢望的一件事兒;說什麼也要款待好兩位老人,頓時決定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
……
出殯這天是上午,所有活動都得按照主持的程序來進行。主持很專業,是小林子專門從一家殯儀公司請來的。
小林子與老兩口和江河山坐在一輛轎車裏,一路上他怎麼都覺得不對勁兒?窗外的車流以麵包車居多,就連一些大客車也都披上了黑紗、點綴著白花;有的車還掛橫幅上麵寫著:“人民人雄一路走好,我們永遠還念您!”“貪官克星、人民福星與天地共存”等字樣,好些車都不是隨緣集團的。後來才知道:整個集團都造反了,各個單位都成了空殼;集團有三、四千人,可參加出殯的人卻有萬人之眾——許多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學校都派來了代表。
烈日被厚厚的雲層遮住了,有人說這是天祭。整個殯葬場人頭攆動,鬆柏成蔭。瞻仰廳內哀樂低回、悲戚悠遠……
大隨緣是以江河水妻子的身份出殯的,末了抱著江河水的骨灰盒走進了自己的臥室,可心把他放在梳妝台上的一個心儀之處。不需要香火、更不需要膜拜,隻要讓他能看到自己如何梳理就足夠了。
……
許書記夫婦要走了,小林子自然要為其踐行。這幾天,小林子沒少操心勞肺,把老兩口打理的還算滿意。老人家開始對小林子操辦喪事頗有反感——張揚的太過分了!可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後便彌消了誤解,也開始對他這幾年創造的輝煌大加讚賞不絕。
任舊是在帝王酒店,小林子為許書記夫婦踐行設宴。這種場合隨書記說什麼也不能或缺,當然也少不了大隨緣。席間,老兩口如數家珍似地說了許多江河水生平的事跡;聽說小林子已是中共預備黨員時特別高興,話也多了起來;在他們的眼裏,小林子似乎已然江河水的化身了一般。
“這人哪,要是不知何以為榮,他就沒有尊嚴。”許書記又指了指桌上的美味佳肴,“一個人如果沒有饑餓感,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了。”看著聆聽不語的小林子,他又語重心長的說:“你現在是個富豪、成功人士、又是一名共產黨員,得知道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不然你的錢再多也就是個土豪而已。你看我說得對不?”
“許書記所言極是,小林子謹記不忘。”小林子微笑著又說道:“請兩位書記、還有林阿姨放心,我一定向我哥多學習,今後也一定像他一樣地活著。”
幾位長者聽後甚是欣慰,頻頻點頭。大隨緣暗自吸了口氣,內心深處對他又平添了一份好感……
許書記夫婦走了。
隨書記的健康日漸恢複,再過幾天就要出院了。因此,大隨緣的生活也正常起來,周末還會把小隨緣帶回來。小隨緣自然也就成了小林子和大隨緣之間的一條紐帶或一座橋梁,兩家的門常常是對開著,小家夥竄來竄去的。期間自然也少不了盛祥雲,她還常常讓兩家人吃著一鍋飯。當然是他買菜,大隨緣掌勺。
大隨緣閑暇時喜歡看些與專業有關的書,目的就是不斷地充實和提升自己,夢想往後能有更大的作為。這時,她已經把午飯做得了,朝著對門口喊了聲:“小隨緣,讓你姑他們吃飯啦!”說的他們就是多了個小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