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好些時日,克拉拉終於知道答案了。是的,這個答案再明顯也不過:她會憂傷,她會不快樂,都是因為她愛著羅伯特啊!而羅伯特——他當然一點也不愛她,他隻把她當成是小妹妹,他愛的是愛娜斯蒂娜,他已經和愛娜斯蒂娜訂婚了!
奇怪的是,在終於想清楚之後,克拉拉的心裏雖然還是感到很痛,卻不再焦慮了。她現在知道該怎麼辦了。
盡管她自己也弄不清楚,對羅伯特的感覺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質的,可是現在她必須麵對現實。克拉拉確定自己不想放棄羅伯特這個最好的朋友,畢竟在音樂的國度裏,他是一個難得的知音,所以,顯然她必須升華自己的感情。
愛娜斯蒂娜回到故鄉阿希以後,和羅伯特僅能靠書信聯絡。一開始,兩人寫得很勤,但不過半年之後,就已經逐漸有種“後繼無力”的感覺:一方麵因為兩人相隔遙遠,沒有接觸的機會,完全要靠書信來溝通,實在是既累人又緩不濟急,再加上羅伯特感覺到有些事情實在也很難溝通。
比方說,有一次他突然發現愛娜斯蒂娜的故鄉“阿希”和自己的姓氏“舒曼”有幾個德文字母是相同的,這原本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羅伯特敏捷的腦袋裏經過了好幾層的聯想之後,竟然產生了豐富的靈感,創作出一首大型鋼琴曲——《狂歡節》。後來,羅伯特十分興奮地想告訴愛娜斯蒂娜,可是寫了半天卻似乎怎麼也寫不清楚。
“如果是克拉拉就不同了,她雖然年紀輕輕,對音樂卻有極高的悟性,我隻需要講幾句簡單的話,她就可以明了我的意思……”羅伯特不由得這麼想。
想了一會兒,他的心頭猛然一驚:“哎呀!我在想什麼呀?我怎麼可以這麼想!怎麼可以拿克拉拉和愛娜斯蒂娜比呢?克拉拉她還隻是一個孩子呀!我幾乎可以說是看著她長大的……”
然而,雖然是這樣責備著自己,羅伯特卻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許多和克拉拉相處的片刻,尤其是他們分享了許多對音樂的狂熱。
在追求音樂的道路上,其實羅伯特吃了不少的苦,不過自從他追隨了維克先生學琴之後,克拉拉就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不斷地給他打氣。當他因求好心切,背著維克先生用不適當的激烈方式練琴,以致造成手關節損傷,永遠不能再彈琴時,也是克拉拉安慰鼓勵他:“你雖然不能成為鋼琴家,但還是可以成為偉大的作曲家啊!以後就讓我來詮釋你的作品吧!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按照你的意誌來表演,就像是你自己彈的一樣……”
想到這裏,羅伯特的心裏不禁感到一陣溫暖與激動:小小年紀的克拉拉是多麼的善良和善解人意啊!而且,她的確是一位傑出的、非凡的演奏家,總能把自己作品的精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羅伯特忽然覺得自己蠻想念克拉拉的。
就在這個時候,克拉拉回來了。長達半年的巡回演出非常成功,克拉拉帶著許多的讚美,風風光光地回到了萊比錫。
乍一見麵,羅伯特不禁為之一愣:半年不見,克拉拉怎麼變了這麼多?她看起來完全像是一個成熟的小姑娘,再也不是印象中那個頭上總是紮著蝴蝶結的大孩子了!
克拉拉步履娉婷地走過來,羞怯地說了一聲:“羅伯特,好久不見了,你好嗎?”
羅伯特與克拉拉的眼神一接觸,立刻就知道了克拉拉內心的秘密:她畢竟是一個純真的姑娘,眼神泄露了她的愛意。
在那一瞬間,羅伯特仿佛聽見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浪漫樂章,那是愛的樂章啊!羅伯特覺得自己真是一個最幸福的人。
“我很好,克拉拉,”羅伯特柔柔地說,“隻是——我有很多話想跟你說。”
半年多之後,羅伯特與愛娜斯蒂娜解除了婚約。
但是,自從羅伯特正式追求克拉拉之後,卻引來羅伯特的恩師——維克先生的激烈反對,並橫加阻撓他們的交往。羅伯特受不了這種精神上的折磨,竟得了憂鬱症,為他日後的音樂創作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憂。
然而,羅伯特和克拉拉這對堅定的戀人,在曆經許多艱難之後,最後終於如願以償,於1840年9月12日在萊比錫近郊一個鄉村教堂舉行了婚禮,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幸福帶給羅伯特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僅僅新婚那一年,他就創作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其中著名的歌曲集《桃金娘》是羅伯特贈送給克拉拉的結婚禮物。這一年也被大家稱為是羅伯特·舒曼的“歌曲之年”。
羅伯特與克拉拉在一起度過了十四個年頭,直至1856年羅伯特因精神疾病逝世才分離,羅伯特死時年僅四十六歲。克拉拉則頗為長壽,1896年以七十七歲的高齡辭世。他們倆一共育有七個子女及無數藝術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