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晴兒聽劉氏將矛頭指向自己的娘親,蹭地就怒了:“十六嬸這話說得過謙!誰不知道十六嬸精明能幹,楊家產業蒸蒸日上全是十六嬸居中決斷。今日之事,十六嬸定然也能輕而易舉處理好的!”
楊晴兒一個小輩,在這長輩雲集的場合,竟用這麼衝的口氣對嬸嬸說話,惹得老太君和幾個長輩們都皺了眉。
“晴兒,這沒你說話的份。”李氏怕老太君責怪楊晴兒,先出聲把話說了。然後向老太君請罪:“老祖宗,晴兒年紀還小,不懂事,請老太君勿怪。”
老太君看了一眼楊晴兒,眼神先是嚴厲了一下,繼而恢複如常,也沒有再理她。想是習慣了往日楊晴兒的刁蠻,也就隨她去了。
“老太君,我夫君現在重傷,需人照看。若是有人能代勞,孫媳婦我倒願意去料理那些刁民。”劉氏這一番話以退為進,說得楚楚可憐。
老太君沉思片刻,問李氏:“興文家的,你可願意?”
“老祖宗所命,孫媳婦自然樂意。”李氏應道,臉上波瀾不興,看不出喜怒。
“嗯,你多帶些家將去。若是那些刁民要的是銀錢,也不妨應許了他們。”老太君說道。
“孫媳婦曉得。”
李氏磕了一個頭,然後離席而去。楊晴兒看著娘親離去的背影,覺得氣悶,麵前的美味佳肴更是食之無味了。
晚宴結束,楊晴兒回房,吩咐春蘭:“你命人去門房看著,夫人回來了,便過來回稟。”不知為何,楊晴兒覺得有些心神不寧。
“是。”春蘭領命出去了。
大約過了兩刻鍾,春蘭匆匆忙忙跑進來,對楊晴兒說道:“小姐,宇文家派人送信來了。說是要親手交給你!”
“讓他進來。”
春蘭領著一個仆人進來,將信遞給楊晴兒。晴兒拆開信,看著看著,臉上越來越難看。
信是楊晴兒的未婚夫婿宇文沐送過來的,信上說,城西礦山礦工鬧事,有江湖勢力介入,其中恐有內情。因江湖中人大多武功高強,官軍和捕快定然是鎮壓不下去的,請楊府切勿輕舉妄動。宇文沐信上還說,他已經派人去請最近的慶州軍來處理,明早大概能平息下去。
看著“切勿輕舉妄動”這幾個字,楊晴兒隻覺得心驚肉跳。因為她娘親李氏已經過去了!
焦急萬分間,晴兒忽然覺得不對。既然宇文家知道這些情況,為什麼楊家報信的人沒說這些?照理說,楊家的人是當事者,更應該清楚情況才對!
“春蘭,叫上院子裏的男丁,去把三房的福生抓來!”福生就是剛才報信的人,晚宴結束的時候,楊晴兒特意從管事那裏問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