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反映偉大時代曆史巨變描繪人民群眾精神圖譜
創作更多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文學精品
劉雲山
今年是新中國60華誕。60年前,剛剛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毛澤東主席應茅盾同誌之邀,為《人民文學》創刊號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這一希望,是黨的希望、人民的希望,也是時代的希望、曆史的希望。60年來的中國文學,始終與民族振興聯係在一起,始終與祖國進步息息相關。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文學事業蓬勃發展,湧現出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人、建設新中國的旺盛熱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學取得新的曆史性進步,創作隊伍更加壯大,創作活力更加旺盛,當代文學在記錄時代發展、見證曆史巨變、弘揚民族精神,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方麵,發揮了獨特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我們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賦予每一位作家藝術家光榮而神聖的職責,呼喚著更多的好作品問世。我們要順應時代和人民的要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動我國文學事業持續繁榮,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一、文學創作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文學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傳達作家對曆史、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優秀文學作品往往能夠成為人們前進的指引,就在於其中蘊含著有益於人生和社會的可貴價值。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大凡優秀作家總是力圖形象地表達對那些體現社會進步的價值觀的肯定與讚揚,從而引導和鼓舞人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著文章、寫文章,要傳道義、擔道義,這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優良傳統。正如魯迅所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不體現價值取向的文學作品。
價值觀不是抽象的、絕對的,而是具體的、曆史的,社會主義文學的創作活動應當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那麼,這個取向是什麼呢?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文學的靈魂。隨著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同時,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鬥爭日益複雜。在五花八門的社會思潮和活躍多變的社會現象麵前,我們要創作出能夠啟迪人、影響人的優秀作品,首先就要有主心骨,有正確的創作思想。這就需要我們的作家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不斷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內涵的理解,在多重價值的矛盾和衝突中立主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要求體現在創作實踐中,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傳播先進文化,抵製腐朽文化,更好地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文學創作實踐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努力解決好文學與人民的關係。“人民文學”的“人民”,不僅是刊物的名字,也應當是文學的方向、文學的旗幟。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的讚賞是作家藝術家的最大榮譽。新中國60年文學發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我們把“人民”兩個字寫在中國文學的旗幟上,寫進中國文學的曆史。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豐富內涵,牢固樹立文學創作源自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服務人民的理念,懷百姓情感、寫百姓生活、當百姓作家,把人民作為文學創作的表現主體和服務主體,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藝術情趣傳遞給人民,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二、文學創作應當積極弘揚時代主旋律
文學創作隻有彙入時代的主流,才會有廣闊的前途,才能鍛造出傳世之作。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說的就是文學與時代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以變革、調整、創新為顯著特征的時代:改革開放波瀾壯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適逢民族複興偉大時代是作家的幸運、文學的幸運,鮮活生動的偉大實踐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題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精神,呼喚著我們的作家去記錄、去表現、去謳歌。這就要求廣大文學工作者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從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中尋找和發現文學創作嶄新的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曆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準確把握時代主題,用富有時代氣息的形式和語言,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弘揚主旋律,應當貫穿於文學創作的全過程。那種把主旋律作為一種題材,等同於紅色曆史、革命戰爭、英雄人物,其實是一種誤解。主旋律代表著一種精神,反映著社會主流價值取向。有了這種精神、這種價值取向,不論什麼題材都可以體現主旋律、反映主旋律,成為主旋律的鮮明樂章。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相統一,是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則。那種把多樣化與主旋律對立起來的看法,也是一種誤解。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文學繁榮的標誌應當是百花齊放、多姿多彩,文學創作最忌重複、趨同、跟風、紮堆、克隆,一個麵孔、一個模式。文學創作應當在豐富多彩的題材中貫穿主旋律,以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樣性和廣泛性來表現主旋律、弘揚主旋律,努力實現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