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醒悟
算了算日子,距離太師傅張三豐的壽辰已經不遠,也意味著距離一切變故的開始時間不多。宋青書並不準備提前通知眾人,即便是他說了眾人恐怕也不會相信,反倒會惹來詢問和懷疑。
前段時日俞蓮舟下山之時宋青書曾提了幾句讓他多帶些人,不過卻沒被俞蓮舟放在心上,也是因此,宋青書更是沒有幹預事情的想法。
雖然宋青書想要改變命運,但他如今的年紀實在是年輕了些,說出的話在武當七俠眼中並不怎麼被對方放在心上,在很多事情上根本就使不上力。這也讓宋青書對於避免張無忌被玄冥二老帶走沒有辦法,提醒俞蓮舟多帶些人沒被對方聽進去,又不能明著說對方此行會遇到張翠山夫婦歸來繼而張無忌會別劫走。
這些想都不用想根本就不用考慮,也因此宋青書隻不過是稍稍提醒了一句見對方沒放在心裏便偃旗息鼓,對於此事,他也隻是稍稍一試罷了,並沒怎麼放在心上,畢竟目前這些事情對於他並沒有什麼影響。
如此平靜的過了數日,並沒有什麼消息傳來,但宋青書卻是知道上一世太師傅大壽之日是如何的凶險,那些武林各派又是如何咄咄逼人的。
宋青書每日早起練一個時辰的武,然後打坐了一個小時,下午時分與下麵管理俗物的總管將張三豐壽辰之日需要準備的事情整理一遍,有時也隨著武當弟子在武當山周圍巡查。
這日下午宋青書向宋遠橋彙報了自己管理的事務,宋遠橋滿是欣慰的誇獎了幾句,宋青書麵上保持著微笑,待宋遠橋又叮囑不可驕傲需得謙遜,宋青書自是神色認真的一一答應。
突然急促的腳步上從外麵快速靠近,宋遠橋眉宇不可見的皺了皺,宋青書退到一邊,很快敲門聲傳來,宋遠橋的話音剛落,門就被推了開來,是平日服侍宋遠橋的道童,那道童匆匆向宋遠橋行禮,不待詢問,便神色激動的道:“師父,有五師叔的消息傳回來了。”
張三豐平日裏隻專心鑽研武功,武當派的事務多是宋遠橋處理,他素來穩重,對那道童慌亂的舉動自然有些不滿,不過他城府深厚旁人是看不出來的。
但此時聽到已消失十年的張翠山的消息,平日裏威嚴的臉上也有些驚訝,激動的站起身,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五師弟現在何處?”
那道童回道:“與二師叔在一起,正在向武當山趕來。”
宋遠橋大掌拍在桌子上,激動的連聲道:“好,好!”
宋青書慢慢的退下去,順手將門帶上,將裏麵的聲音隔開。看著西邊散發著光芒的太陽,微微一笑,想到即將到來的事情,精神更是振奮了幾分,抬步緩緩前行。
這日金陵虎踞鏢局總鏢頭祁天彪、太原晉陽鏢局總鏢頭雲鶴、京師鏢局總鏢頭宮九佳一起來到武當山,這三人在江湖上素有名望。宋遠橋便帶著莫聲穀和宋青書接待,至於張鬆溪與殷梨亭二人前些天下山采辦張三豐百歲大壽需用到的物事去了。
宋遠橋與莫聲穀坐在祁天彪三人對麵,宋青書站在宋遠橋身後。這種場合他是插不上話的,隻是來見見世麵。
宋青書低垂著眼簾,視線掃到坐在宋遠橋身邊的莫聲穀,眼神有些漠然。武當七俠中,殷梨亭與莫聲穀與前麵幾位師兄歲數相差頗大,武藝也多由宋遠橋與俞蓮舟幾人傳授,名為師兄弟,實則更像師徒。
而其中莫聲穀僅僅比宋青書大五歲,隻可惜兩人卻不甚親近,宋青書反倒與殷梨亭關係更親近些。
莫聲穀如今隻不過是二十歲,臉上卻長了滿臉的濃髯,平白看起來老了許多。他性格衝動,脾氣暴躁,往往一言不合便與人爭吵。說的好聽點是性格剛烈嫉惡如仇,難聽點便是做事沒有章法,沒有理清前因後果便喜斷章取義。
宋青書上一世對他便有些不喜,更何況後來在峨眉山上,若不是莫聲穀,他又何至於落到後來那般境地。
當年他因事前往峨眉山,當時因對周芷若心生好感,便去了周芷若的房間,隻是那時見敲門沒有應聲,他便欲離開,卻在經過周芷若的窗下之時聽到裏麵傳來聲響,便駐足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