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老板開除(2 / 2)

沙發前的茶幾,開了一個三十厘米見方的小格子,從隱藏在茶幾內的冰箱中,送出一個玻璃杯到茶幾桌麵來,杯子裏裝了八分滿的啤酒,啤酒特有的綿密細泡則剛剛好溢滿杯口。

李傑拿起酒杯,一口氣將它喝幹,冰涼帶點苦味的酒液,穿過喉頭,帶來衝鼻的刺激感。方才大罵鄭源的興奮感還未消退,脫口而出一句:”爽呀!”

“光幕,二十一台。”

正對著李傑麵前的白色牆上,打出五十吋見方的透明光幕,閃了幾閃淡淡亮光後,快速變成光幕窗口。窗口上自動切換到第二十一台的新聞頻道。

不過李傑看似盯著光幕窗口,心中卻是五味雜陳,沒有一點心思留存在窗口上,滿腦子在回憶著整個辭職事件的前因後果……

李傑對衛健這家公司,有種特殊的情感。

他從大學四年級,就進到這家公司實習的時間開始算,這一待,近十個年頭就過去了。

決定是否要辭職,李傑考慮了很多,也掙紮了很久。但是今天真的辭職了,心底其實很舍不得。

回想當年剛入公司的時候,老董事長衛進東對李傑可以說是提攜有加。

衛董事長深信,創業才能致富,所以在年輕時便開始創業,但是前前後後,開了幾間公司,就倒了幾間公司,還因此破產了數次。

一直到四十幾歲,趕上了當時最新開發出來的矽基人造器官技術,募集一些錢,開了這間”衛康矽機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沒想到幾年內,”衛康矽機”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矽基器官龍頭企業,而且還公開上市。

“衛康矽機”以其近似壟斷矽基器官市場的姿態,挾帶亮眼的股價,稱霸人工器官的產業。衛進東亦被人們追捧,歌頌成矽基器官產業之父。

因為衛進東年輕時是苦過來的,所以對自己看得順眼的年輕人,有機會就把他們當作自家子弟栽培,李傑就是其中一個。

當年還在醫學院複健工程係就讀的李傑,視一手創建”衛康矽機”的衛進東為自己的偶像,而且極力推崇衛進東的格言──”所有的一流企業家,也都是從一流的業務高手”。

在複建工程係升上大四的課程規劃中,可以在暑假期間,用選修的方式,進到產業界實習二個月。

李傑得知衛康矽機是也是學校建教合作的企業之一,第一時間就交了申請書,選擇到衛康矽機實習。

別人的實習課都是躲在辦公室裏,倒倒茶、跑跑腿,等待實習時間結束,混個學分了事。李傑跟別人不一樣,報到當天,就自願申請到業務部門去。

簡單了解公司當紅的標杆產品,抓了幾張產品的宣傳單,申請了一台業務專用的掌上光腦後,就往醫院跑。套了幾個畢業學長的老交情,硬是成交了幾副人造器官。

這種特殊的案例,很快就傳到衛進東的耳裏。

衛進東覺得李傑是一個值得栽培的人才,在李傑還沒有畢業,就破格將他直接任用為公司正式員工,並允許讓他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

李傑也沒有給衛進東丟臉,短短五、六年的時間,便以優異的銷售成績一路晉升,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區域經理,掌管公司在華南區的事業版圖。

就在李傑接掌區域經理的職位沒多久,高齡七十四歲、一向身體健康著稱的衛進東,突然傳出病危通知。整個企業的高層,便壟罩在爭權奪利的陰影之中。

李傑身為企業最受人注目的明日之星,想當然爾,成為幾位有資格爭奪大位的候選人,競相拉攏的對象。

其中最有實力的候選人,就是衛進東的獨生女女婿,衛健矽機的行政副總──鄭源。

鄭源本身是律師出身,在娶了衛進東的獨生女衛儀後,便進入衛康矽機的法務部門,擔任部門的小主管。

進了衛健之後,鄭源便暗自以接班人的姿態自許,積極地在企業中拉攏布局,除了一步步站上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更依憑自己和妻子的企業股權,和衛進東對他的信任,於董事會占了一席之地。

但是在李傑的眼中,沒有業務能力的鄭源,是依附裙帶關係才有今日的地位,所以對於鄭源向他拋出的橄欖枝,李傑視之為敝履,多次給他軟釘子碰,也因此,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很不好。

三年後,衛進東辭世,鄭源順利接掌,成為企業的新總栽。以鄭源錙銖必較的律師個性,李傑很快就成為清算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