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玩!小孩歡呼一聲在上麵翻了個跟頭,連滾帶爬的順著雲堆進了忘情天宮,此時天邊射出第一線旭日光芒,那一輪明月在當空隱去。
……
“你是鬼嗎?”小男孩嚇了一跳,蹦到刻滿銘文的一麵牆壁下,縮著身子喝問,手裏還拿著一根透明的棒子做警戒狀。
這根“棒子”約三尺長短竹節狀,仔細看又像一把細長的如意,兩端是一大一小略帶弧起的造形,完全的透明無色沒有一點雜質,正是當年九天玄女宮鎮宮九神器之一的呈風節。
這已經是他登上三夢峰的第六天了,這些天來除了忘情宮最中樞的祖師殿沒有找到路進去,他已轉遍了九門宮闕,發現這裏不是一座廟,神壇上沒有菩薩,也連一個和尚也沒看見,不僅沒和尚,連一個人影都沒有,就像一處遠古的遺跡。
一個人置身於這麼大一座宮闕中,他卻沒有感到一絲害怕,不能用富麗堂皇、高雅精致、舒適整潔這一類形容人間殿閣的詞彙來形容忘情宮,也很難形容出來。若勉強描述隻能用“玄妙”二字,而小孩的感覺接近於“適誌”。
隻說一點,忘情宮中沒有燈光燭火,也沒有傳說中的夜明珠之類的東西照明,身處其中能知到宮外白天黑夜的交替,卻一點沒有黑暗的感覺,隻要目力所及之處,你總能看得清楚。
不僅這裏的溫度不冷不熱恰好是最舒適的狀態,就連“亮度”也是不明不暗,似乎隨著你的眼力自然有玄妙的變化。假如閉上眼睛睡覺,一點都不覺得有光芒刺眼,睜開眼睛想看東西,在光線最理想的情況下是什麼樣子,眼中所見就是什麼樣子。
小孩進忘情宮首先走入的是風門殿,見到了祭壇上的呈風節,一眼就看中了,爬上祭壇拿了下來,感覺愛不釋手,一直帶在身邊。
忘情宮中法寶、器物、靈丹、典籍無數,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在孩子眼裏都是稀奇好玩的東西。環繞忘情宮一共有九座大殿,每間正殿中都有一座祭壇,高出地麵約九尺、長寬各一丈八,要搬東西架成梯子墊腳才能爬上去。
在每一座祭壇的正麵,都刻著一篇銘文,銅錢大小的上古文字,沒有斷句標點,密密麻麻的刻滿了九尺高、一丈八尺寬祭壇的一麵前壁。照說一個剛剛上完初一的孩子,是不可能看懂這些的,然而他偏偏看懂了,而且看完之後“明白”了,用了差不多三天時間。
當時他盤腿坐在一個吉祥軟草墊上,身姿也是端端正正像模像樣,周圍散放著一地的器物,那是他搬來架梯子爬祭壇取呈風節用的。現在為了看清祭壇正麵的銘文,又把這些東西都給搬開了。
隻聽他搖頭晃腦的自言自語道:“風流大法,原來如此!”
正在這時,心中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應,清晰的感覺到背後有人。他像被人踩了尾巴一樣從坐墊上蹦了起來,手持呈風節轉身靠在法壇上喝問道:“你是鬼嗎?”
這是他唯一一次在忘情宮中被嚇著,也是他第一眼看見天月。
……
眼前不知何時站著一個“人”,看形容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女。很難像想一個人的容光也可用“皎潔”二字來形容,她的膚色白皙純淨沒有任何瑕疵,卻也沒有半點失去血色的蒼白感。黑發很隨意的披在肩上,卻讓人感覺勝過世上最精心的雕琢與修飾。
她的容顏不能僅僅用“美麗”來形容,如果沒有見過她,閉上眼睛很難去想像這樣一幅容顏,其明媚以至於讓人忘記了去驚豔,其秀麗一絲不染。
她黑色的眼眸看著小男孩,莫名似曾相識。見到她,可能會有一種錯覺,她一直就在那裏看著你,既不疏遠,又似可望不可及。她穿著一件月黃色的長裙,分辨不出是什麼質地,就似凝練的月光,卻並不發出光芒。
小男孩為什麼會被嚇一跳?因為他沒有聽見腳步聲,突然就感覺到有一個人“來”了,憑空出現在身後,轉身後果然看見了她。
小孩:“你是鬼嗎?”
少女答非所問:“我是天月,這裏是忘情宮,你登上的這座山,叫作三夢峰。”她的聲音很柔和,脆而不膩,就似黑夜裏安撫那孩子的月光。
聽見她的聲音,小男孩突然笑了,放下了呈風節道:“我不怕你,哪怕你是鬼,我也不怕。”
嚇一跳的是他自己,說不怕的也是他自己。少女沒有說話,但眸子裏的神情讓人自然就能懂,她在問——為什麼?
“人怕鬼,不是因為鬼可怕,而是對未知的恐怖。你一點都不可怕,不管你是什麼人,我都不怕。”小孩挺起胸脯揚著臉,裝作大人的模樣答道,神情很有些滑稽可愛。
少女仍然沒有說話,但眸子分明又在問——誰告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