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用行動創造奇跡(1)(1 / 3)

下麵是一個農夫的故事。

柯林斯和父親及祖父一樣都是農夫,他固執地相信神會永遠照顧他,人生是美好的;柯林斯的穀物豐收、牲畜興旺。

某年,當密蘇裏河的水開始高漲時,柯林斯心裏想,上帝一定會眷顧我的。當水淹過農舍的一樓時,他抱起貓咪一起移到二樓。看到他幾乎認不出來的東西席卷而過他的房子,柯林斯非常驚異河水的力量。第二天,鄰居攀著繩索爬到他臥室的窗戶外麵,要把他帶到更高的樓層,但他拒絕離開,因為他相信神一定會保佑他。

一直到水已經淹過了二樓,柯林斯才不情願地移到閣樓。救援義工隔著閣樓的小窗戶向他呼叫,請求他跟他們上船,但柯林斯還是很堅決地拒絕了。隔天早上,水開始滲進閣樓,柯林斯十分疲憊地爬到屋頂,堅信上帝會眷顧,所以他還是拒絕登上鄰居的船離開。當水漫過屋頂時,柯林斯小心翼翼地爬上煙囪。被這場嚴酷考驗搞得筋疲力盡,他睡著了,隨後被繼續上漲的洪水卷走。

一位直升機隊員找到他的屍體。柯林斯的靈魂覺得自己很委屈,於是質問聖彼得(基督的門徒):"為何上帝沒有眷顧我?"聖彼得回答道:"我們已經派了三艘船和一架直升機去救你了,你還在等什麼?美國海軍嗎?"

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就像柯林斯一樣,他們常會希望上帝來插手,而不願自己付諸於行動。當我們麵對現實的時候,往往是坐失良機。很少有人能在危機和機遇麵前采取行動,來驗證一下自我的能力。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常常懷疑自己的判斷;我們喜歡待在舒適的安全地帶,討厭不確定性。然而,我們的懷疑常常是來自不相關的人生經驗。當你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如果你家的檸檬水連續三個夏天賣不出去,並不代表今天的你無法成功地經營自己的事業。不論何時,如果你不敢於行動起來去驗證自己的能力,你可能注定終生將一事無成。

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是極具行動意識的人。

愛迪生的發明包括電報、現代化的打字機、實用的電話、第一台留聲機,以及家用白熾電燈泡、第一台發電機、電影、儲備式電池、混凝土攪拌機、錄音機、油印機,以及由黃金葛植物中提煉合成橡膠。總結起來,愛迪生共獲得1093項專利。

為了嚐試從黃金葛中提煉出橡膠,愛迪生做的實驗多達10000多次。我們能夠知道這一點,是因為他在筆記本中記錄了每一次實驗的過程。在這些實驗的過程中,愛迪生曾向一位記者提到,他已經進行了5000次實驗。這位記者覺得很困惑,而問他道:"你的意思是,你已經犯過5000次錯誤了嗎?"

"哦,不是的。"愛迪生答道,"我們已經成功地掌握了5000種並不適合的方法。"可以說是無數行動的意識督促著愛迪生的行為,完成了無數發明創造的奇跡。

正確認識行動與冒險

冒險是行動過程中的必然經曆,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行動和風險視為達到成功的基本因素。你為某家公司工作,不可能永遠都做出獲得成功的正確選擇。研究顯示,當我們認為有50%的機會獲得成功時,就必然要接受冒險的挑戰。

你的冒險成績百分比可能接近50%--遠比職業棒球選手的平均打擊率高得多,他們的.目標是安全地打出三分之一的安打。隻要平均打擊率超過30%,選手們就可以用這個成績賺進數百萬美元。對選手們來說,站在壘上,冒著打擊或三振出局的風險,可不算是太差的交易。但就像承擔其他風險一樣,打出比30%好的成績還是需要經過許多的練習。優秀的棒球選手都知道,當他們打擊出去時,可能有65%。70%是壞球,但他們還是接受這種風險,作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然過程。

萊特兄弟是行動和冒險的專家,他們白天是腳踏車製造商,下班後則夢想著飛行。在當時,能有這樣的冒險和行動能力的人並不多見。但如果怕冒險而不行動,那麼在世界飛行史上能有他們的名字嗎?他們的計劃策略如下:首先,以風箏和滑翔機進行試驗,學習如何控製飛機的行動。接著,他們開發出12~16馬力的輕型引擎,用來做動力飛行的實驗。最後,1903年12月17日,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歐維爾駕駛菜特兄弟飛機,在12秒間飛到120英尺。萊特兄弟說,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激動的時刻。下麵這封他們打給父親的電報,表露出他們當時激動的心情:"成功。星期四早上的四趟飛行,全都是逆風.風速38公裏/小時。從靠引擎動力的階段開始,平均空中速度56公裏/小時。最長的一次飛了59秒。已通知新聞媒體。我們會回家過聖誕節。"萊特兄弟有敢於冒險的實際行動,使這個世界因而有了巨大的改變。

一個終身以慈善事業為己任的特裏薩修女,可稱得上一生都是個冒險家。她並沒有去找說服自己的理由,讓自己不去看護病人及垂死的病患。到去世時為止,特裏薩修女在全世界各地創立了500多個慈善救助中心,全都是靠人們的捐獻建成的。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會像特裏薩修女(她後來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一樣,選擇以這種方式度過一生?我們會走在印度的街頭,找尋棄嬰、找尋需要照顧及垂死的病患嗎?雖然可能很多人會說不,但是感謝上帝,有人將這一意識付諸行動了。特裏薩修女不隻願意這麼做,並且還為她所做的一切抱以感謝之心。長年以來,特裏薩修女冒著自己的健康和幸福的風險,為孩子們及垂死病患服務。當媒體記者把麥克風舉到她刻畫著風霜的麵前時,她的眼睛裏閃爍著有如冒著遭受國際間責難的危險,也要堅持她所宣稱的道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