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3回 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下)(2 / 3)

沙根進了少林寺,恰好那時候法澄也進少林寺掛單,他和老和尚就混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一見投緣。法澄走了,山下遇到沙根,沙根二話不說牽著袈裟角跟著法澄也走了。法澄倒也沒去別的地方,直接帶著沙根回到了九林禪院。

這老和尚做事也太不講究,居然把少林寺裏麵的小學徒給拐跑了,連個招呼都沒打。這下有麻煩了,那孩子的父母聽說沙根被法澄帶走了,又打聽到法澄是九林禪院來的和尚,直接找到了九林禪院。照說把孩子還人家也就沒事了?可那沙根一到九林禪院就不想走了,一定要留在這裏不想再回少林寺。

孩子的父母不幹了,要告老和尚法澄拐騙,揚言要找警察報案。如果說法澄不懂世事,他的大師兄法海也在寺中應該出麵處置,可法海見了那孩子一麵隻說了一句:“留下!”這可為難了方丈法源,好端端一位禪門大師出麵和孩子的父母“談判”——如何能讓沙根留在九林禪院?

沙根的父母一見孩子執意如此,就開始討價還價起來。他們這個兒子將來在少林寺有出息是要掙錢養老用的,現在在九林禪院當小和尚將來就沒指望。法源解釋空門出入自由,如果將來沙根不願意留在九林禪院盡可以自行離去。可孩子的父母卻提了另一個要求:一次拿二十萬養老補償費,就同意沙根在九林禪院出家。

一方麵這孩子一定要來九林禪院,另一方麵法海與法澄都要留他,法源也沒有辦法。雖說宗教信仰自由,但佛教協會內部還是有規定的,出家剃度應該有直屬親戚的簽字同意,尤其像沙根這樣未滿十八歲的少年需要父母的簽字同意。這麼做既符合世俗孝道也符合佛法精神,法源也無話可說。隻有一點困難,法源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而且也不可能從寺院裏拿這筆錢“買”下這個孩子。

法源去找張先生,可張先生有事不在蕪城,孩子的父母等著答複,法源一著急就跑到梅花山來找紫英了,恰恰碰見我也在。我聽完之後笑道:“難得法源大師向我伸手化緣,二十萬就算我捐獻給九林禪院的香火錢,請大師不要嫌少。”

法源搖頭:“石盟主,這錢不能捐給九林禪院,香火錢不可做此用處,直接給沙根那孩子的父母。”

我拍了拍腦門道:“也對,是我考慮不周了。……我隻有一個疑問,孩子跟著法澄走我不意外,但法海大師為什麼一定要留下這個孩子?甚至不惜讓你出麵和他的父母討價還價。空門雖來去自由,但世間牽掛未消,向父母出錢留人,不應是法海這等高僧做出的事情。”

法源歎息一聲:“我本來也不太明白,後來看見那孩子就知道了。”

“哦?這孩子有什麼特別嗎?”

法源:“不可說,也不必說。等石盟主有機會見到那孩子,也許就知道了。”

這時坐在一旁的紫英說話了:“法源大師佛法精深,修行勇猛精進,小女子一直十分佩服。不過說到這世間的通財人情的交道,大師並不如他人。這樣吧,大師自回九林禪院,我派蕪城知味樓的陳雁帶著錢去找那孩子的父母,總之事情讓她給你辦妥,不必九林禪院操心。”

法源起身行禮,紫英與我也慌忙還禮,隻聽他道:“我有如來法,他認孔方兄。讓二位見笑了,多謝,告辭!”

法源走後,紫英歎道:“九林禪院法海、法源、法澄三位高僧修行各異,卻都深不可測,如今隻得這麼一個寶貝傳人,這孩子將來成就不可限量。最有意思的是法澄大師,世間都是拐賣,到他手裏怎麼就成了拐買?”

……

和尚出麵談的羅裏羅嗦,沙根的父母根本就不理會什麼佛緣,陳雁一出麵半個小時就搞定了。沙根從此留在了九林禪院,隨三位大師修行。

我與紫英已經在商量何時上正一門提親,修行界另外一對新人的婚帖卻先到了。

海天穀現任掌門人於蒼梧與逍遙派護法葉知秋結為道侶,在人世間也結為夫妻。修行人結為道侶和人世間的夫妻結婚有那麼一點區別,不過也有許多人既是修行道侶也是人世夫妻,比如軒轅派的丹霞夫婦。也有修行人在世間婚配卻並非修行道侶,比如我和柳菲兒。

既然是結婚,就要擺酒席,他們決定在淝水擺婚宴,地點當然就選在了知味樓。既然辦一起婚宴就不在乎多辦一次,第一次是請世俗間普通的親戚朋友,第二次是專門請各派修行道友。如今三夢宗道場雖然已經立在梅花聖鏡,但淝水知味樓仍然是東昆侖盟主集合各派的聯絡之地,而赫赫有名的東昆侖法會也一直就在逍遙派道場舉行。因此三山五嶽的修行人前來祝賀的人不少。

於蒼梧和葉知秋請我去做主婚人,我也沒有推辭,提前幾天趕到了淝水。於蒼梧的師父,海天穀的太上掌門譚三玄也提前趕來了,特意到知味樓來見我。譚三玄還是老樣子,不過這一次是來給徒弟辦喜事的,換了一身體麵的新衣服,手裏也沒再拿賣唱用的家夥事。他在君子居中見到我,首先躬身施了一個大禮:“譚三玄給石盟主見禮,也是向石盟主請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