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皇王壽天齊,大道慈悲,萬化樂雍熙。向來禮念諸功德,全賴慈悲為主盟,仰瞻仙仗隱空玄,法部真靈常擁護。”道觀裏幾名道士分立兩旁,在為羽化的道長祈福超度。
道觀之中,一名身著休閑裝的年輕人一臉肅穆的站在眾位道士身後,一同為羽化的道長祈福。
祈福完畢,眾人散去,隻待道長頭七那日再為道長行土葬之禮。不過一旁的年輕人並沒有因為祈福完畢而告辭,依舊一臉肅穆得站在道長的木棺前。
這一段時間道觀裏的眾位道士也習慣了男子的存在,甚至平常還能偶爾與男子說上幾句話,不過現在正值道長羽化,無心閑談,均是對男子拱手作揖,男子也一一效仿回應。
“楚善信,請隨我來。”道觀的觀主走到男子身前說到。年輕人名叫楚雲,是SC省醫科大學一名即將步入大五(醫學科是需要在校讀五年的)的學生。
楚雲聞言安靜的跟在觀主身後,一路跟隨觀主從道觀的側門而出,來到道觀外一旁的山頭:“觀主,叫我來有什麼事。”
“楚善信,貧道知道你一心求道,但是如今黃道長已然羽化,你請回吧,如若有緣,我們自會再見。”
“觀主為何遲遲不肯收我入門,我一心求道,並無雜念,道家不是講究心誠即可嗎?”楚雲似乎有點著急了。
楚雲身為一名理科學生,本是對這些佛道之說不敢苟同,在他的世界觀裏這隻是唯心主義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不能當真,而自己是唯物主義者。
但是在剛放暑假的時候自己老家確實是遇到了一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時恰逢黃道長遊曆塵世,見楚雲家的情況,本著福布眾生的道家觀念為楚雲一家解決了問題。
最初楚雲對黃道長嗤之以鼻,隻道黃道長是一位江湖術士而已,不過自己父母比較偏信這些,楚雲也沒有多幹預。現在除了還有一些老一輩的人信這些,那些自以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很少再有人信道信佛了,楚雲在當時也是這其中的一份子。
後來黃道長在老家開壇做法,楚雲也隻當是裝神弄鬼而已,直到最後發生的奇妙一幕讓楚雲的世界觀從此顛覆。讓楚雲變化這麼大的,還是做法之後自己家裏的變化,本來自己生病的妹妹一夜之間好轉,甚至氣色猶勝往常。
此後,楚雲便一心求道,但是黃道長無論如何都不肯收楚雲為徒,楚雲為了表示誠心整個暑假就跟隨著黃道長一路遊曆,最終回到了這道觀之中。
一路的遊曆讓李逸大開眼界,心中更加堅定了向道之心。奈何回到了道觀,黃道長還是不肯收自己,自己每天就跟著眾位道士一起沐浴齋戒,直到今日黃道長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羽化而去。
“楚善信,貧道雖為這道觀觀主,但是在道法上的造詣卻遠遠不如黃道友,隻是黃道友一心求道無心坐這觀主之位。所以不收你自然有他的理由,我等也不敢妄自做主,楚善信請回吧,日後有事大可來道觀坐坐,無量天尊。”
觀主說完念了一聲道號,態度也很是堅定,就是不肯收楚雲。
楚雲正欲再說些什麼,突然聽到下麵的道觀傳來一片吵鬧聲“楚善信請自便,貧道下去看一看。”觀主也聽見了下麵的吵鬧,隨即趕了下去,楚雲也跟著去了道觀裏麵。
楚雲剛進道觀就聽見到裏麵傳來噓聲:“喲,聽說黃道長死了,我們哥幾個前來悼念悼念,最近手頭緊,順道過來借點錢花花。”
這幾人一看裝扮就知道是小混混,衣衫不整,說是來悼念黃道長,但是卻徑直向著功德箱走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意欲何為。
楚雲這時問到旁邊一位道士:“道長,這幾人是什麼來頭啊。”
“沒什麼來頭,不過是這附近土生土長的小混混而已,以前被黃道長教訓過,現在黃道長羽化了,他們就****鬧事來了。”
眼看這幾個小混混走向功德箱,觀主站了出來“善人(道教對不信道的普通人的稱呼)止步,既然是借錢,我自會取給你們,哪有你們不問自取之理,今日正值黃道長羽化之日,還請不要生出事端,貧道感激不盡。”
“一邊去,好好吃你的齋,這些事輪不到你管。”小混混對館主都沒一個正眼,直接就動手開始推搡館主。
楚雲在這段時間對道教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道教主要是修身養性,與人之道則是典型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這一點也是楚雲不太能接受的,或許是因為年輕氣盛,也或許是因為這世道的變化。就如眼前這幾位混混,你越是忍讓他們越是得寸進尺,想到這裏楚雲挺身而出,反正自己不是道士,不需要注意這麼多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