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出版社編輯後的書稿,忽然想起前些年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我不是管理者,不應去處理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設計。我是領導,我注重的是觀念,隻處理變化的問題,確定前進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政策研究工作者都應該具有這樣的素質,不論你的位置如何,是不是領導,都應該站在領導的角度,去發現、探討、分析、解決各種問題,站在為黨操心、為民盡心的高度,從全局性的、戰略上的層次把握前進的方向。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的工作、事業就會做得更圓滿。
不記得這是哪位企業家說的話,當時我隻是覺得這話說得很特別,就把話記了下來,卻把人物放在了一邊。現在想來,還真不知道是那個話重要,還是那個人物重要,抑或都重要也未可知。
在即將付梓的書稿裏,我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考慮到全書的主題風格,對其中在結集時收錄的十幾篇文章作了刪除處理。收不收錄,也是很難抉擇,不知孰輕孰重。最後與編輯們再三磋商,還是忍痛割舍,不予收錄。當然,這十幾篇文章也不乏文風犀利精彩之處,比如《部門要真正發揮作用》、《上級投資要有科學性》、《不要事事搞政府行為》、《也說一人有病大家吃藥》、《政策的生命力在於一貫性一致性和協調性》、《突破身份束縛推進公平正義社會建設》、《強權經濟不利於社會和諧》、《地方官員政績的評價標準》、《雙口先生》、《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等等。令人安慰的是,這些文章基本上都曾見諸報刊等新聞媒介。
放下書稿,凝望窗外,極目遠思,惟願這一抹春色能為山河大地添綠。在此,對編輯們的辛勞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為此事而牽掛操心的朋友們致以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