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但閉上眼睛,他仍能清楚地看見那一頁紙,紙上那簡短的幾句話:
“該同學階級覺悟低,學習不認真,思想落後,自由散漫……”
這些話是寫在他學校畢業時的團員鑒定表上的,放在他的檔案袋中。唉,要是當初那些檔案袋口子封死了該有多好,要是當初自己根本不去偷看該有多好,要是當初去參加幹訓班時領導沒叫自己帶隊該有多好,那就看不到隨帶的那些檔案袋了……可是,這一切都發生了,當初的感受,現在還真真切切地記得,這段鑒定猶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一下子將一個鮮活的年輕人打蒙了。
他家庭出身不好,在學校格外地要求進步,是付出相當於別人數倍的努力,才加入了共青團的。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更要命的是,這個心結還不能和別人說,隻能死死地憋在心裏。
隻有一個辦法——加倍努力,用實際行動洗刷自己。他從此少言多幹,異常積極,領導稍稍表示讚許,就欣喜若狂;但稍稍有一點挫折,比如工資加不上,提幹輪不到,就立即聯想到是那個鑒定作祟,又心灰意冷。
無時無刻的精神緊張誰也受不了,三十歲那年,遇上精簡機構,為了逃離那鑒定,他主動申請,帶著妻子兒女,到了偏遠的山區農村。
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鄉下的生活一點也不浪漫,好在他有文化,後來生產隊讓他當了會計。
他就這樣在鄉下待到今天,靠著辛苦的勞動養大了四個兒女。孩子都是在鄉下長大的,教育與前途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
農村缺文化人,其間也有不少機會光顧過他,公社要調他當農校教師,縣裏想請他到會計輔導站,都被他婉言拒絕了,他是怕有關部門會發公函到原單位去轉檔案材料,而每當想起那個鑒定,他就會心神極度不安,仿佛掉進了無底深淵。
他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他們那一班級十來個團員鑒定表上的評語都是一樣的,那些惡評,隻是一個團幹事失戀後的一次惡作劇。團幹事已經為此受到了嚴厲處分。
他的同學們後來都知道這事兒,他們不忍心告訴他。
心香一瓣
成功的道路千萬條,怎能讓一塊大石堵住了所有的路口?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主人公,你會選擇為自己洗雪冤屈、堅決捍衛自己的尊嚴還是甘於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活到老?如果選擇後者,那麼你就將麵臨那位七十歲老者的遭遇,不僅耽誤了自己的錦繡前程,還影響了子孫後代的發展。
這就是輕視自己尊嚴的代價。尊嚴就是生命,丟棄了它,就是否定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存在價值。不敢守衛自己的尊嚴的人,是不自信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人之一。他們往往作繭自縛、畫地為牢,自己先打敗了自己。
當尊嚴受到挑戰,當人格蒙受冤屈,逃離不是正確的做法,勇於正視和解決問題才是出路。為捍衛尊嚴而犧牲生命,死得光榮偉大;為委屈尊嚴而苟且偷生,活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