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
漫無目標是很令人惋惜的,因為它使人浪費了天賦才幹;但是選擇錯誤的目標,卻有更嚴重的後果,它不但可能葬送當事人的幸福,甚至可能危害社會大眾。
有一則故事,說一個人想黃金想瘋了,於是穿上新衣走到市場,他直接走向一個金鋪,抓起一袋金幣,從容轉身離開。警察逮捕他之後,對他的行為頗覺困惑,詢問他:“為什麼你在大白天搶黃金,而且還當著這麼多的人麵呢?”他回答說:“我並沒有看到任何人,我隻看到了黃金。”
當我們把黃金或財富、名位、權勢當做唯一目標時,很可能就會無視於別人的存在、別人的需要,甚至自己的真正需要。等到這個目標達成時,內心所感受的恐怕隻是前所未有的失敗。遺憾的是,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相當普遍。
就以大學聯考來說吧,能以第一誌願考取的微乎其微;至於這些考生的第一誌願是否他自己的真正誌願,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有一個台大醫學院的學生來旁聽我開的“哲學概論”,兩個月之後向我提出一個問題:“我想轉念哲學係,但是,我父親說假使我膽敢轉係的話,他就殺了我!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舉出這個例子,隻是想說明:父母的願望、社會的風氣,並不能保證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更困難的是,當一個人已經在某一行業立足成功之後,卻還要追尋自己天性之召喚,改途易轍。即使是托爾斯泰,當他放棄伯爵的尊榮而回歸田園時,心中也不能完全坦然。何況一般人呢?那麼,怎樣才能選擇正確的目標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了解:人有知能才性之不同,因此也有各適其性的目標。目標是因人而異的,但是選擇目標的方法仍有常理可循。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就自己當前的處境反省:我現在究竟在做什麼?我究竟能夠做什麼事做得又妥當又開心?我究竟有什麼職責該盡?這些反省將可以幫助我們選擇目標。與其做個悶悶不樂的律師,不如做個開開心心的木匠。
說也奇怪,一個選對目標的人,對於別人認為無法忍受的事竟能甘之如飴。莊子寧可像爛泥中的烏龜一樣逍遙自適,也不願上朝當宰相。蘇秦則苦拚力讀,以求用世。隻要他們都覺得快樂、心安,都覺得自我在實現、提升,那麼他們都選對了目標。所謂“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是選對正確目標的表征之一。成功的人生實在始於正確的目標啊!
心香一瓣
目標是引領我們人生航船前進的燈塔,是助推我們滑動奮鬥雙槳的動力。但隻有選對正確目標的人,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正確的目標,不在別人的期待和希望裏,而在於自己內心的真正需要。聆聽心靈深處的呼喚,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才不會半路發現自己走錯了方向。
選對自己目標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成功的人生,始於正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