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像一個大熔爐。作為少數族裔的中國人生活在其中,我時常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人家別的族裔怎麼評價中國人呢?直覺上,這十幾年間,美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有了相當大的改觀。
這一方麵是由於中國的國力增強了,另一方麵也說明移民的素質提高了。這裏說的素質主要指文化教育程度。
記得十幾年前我剛工作時,曾問過一位美國同事對中國人的看法問題,當時他非常坦率地告訴我:
“以前,我對中國人的印象多半來自中國城的中餐館。我以為在美國的大部分中國人就是那樣,開間小餐館,做點小生意,混個生計而已。這種看法直到我認識了一位來自北京的律師才徹底改變。那位律師去我原來工作的公司做廣告,他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有著極好的教養,思維敏銳,也很風趣。後來我又結識了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對中國人的傳統印象。”他的一席話,給我震動很大。我意識到,在國外我們每個人的行為不僅代表我們自己,還同時影響著我們民族的形象。
一個人活在世上,總是要講一點精神的。這正是我在這裏想說的精神氣質。那種以為“隻要能賺錢,幹什麼都行”的想法,實在是不值得提倡。我認為,人是需要注重精神氣質的。高貴的精神氣質是一種美德,它和高傲是截然不同的。高貴不是盛氣淩人,更不是輕視和鄙視別人。高貴精神氣質的內涵極其豐富,它是指純粹、真誠、強大、負責的高貴人格,而高貴精神氣質的外在體現就是人的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
沒有誰天生高貴,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那種高貴的精神氣質。取法其上,得乎其中;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說追求也並不是抽象和空談,它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甚至每一件細微的瑣事。比如我們上班的著裝,比如公司文化中的點點滴滴,甚至包括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與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處處可以體現出我們的大度得體、文化教養與民族特色。
莎士比亞說過:“三年可以造就一個富翁,三代造就不了一個貴族。”我們並不需要去刻意追求做貴族,但是貴族精神確實是應該大力提倡。修煉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增進責任感,在服務社會、服務人群上有所擔當。這一切都需要提升我們自己的氣質修養,從而具有與自己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精神氣質。其實,修煉精神氣質的更深遠的意義是為了我們的後代,為了重塑我們民族的形象。當我們處處表現出高貴的品質,又何必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呢?
心香一瓣
我們中國人所需的這種高貴的氣質,其實就是骨氣,上升到國家層麵,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用作者的話說,內有純粹、真誠、強大、負責的高貴人格,外現自尊、自愛、自信和自強,就是擁有了高貴的精神氣質。
孟子曾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正是靠著這種凜然正義的精神氣質,我們的民族才得以走出積貧積弱的困境,迎來今天的發展。
內聖才能外旺。高貴的精神氣質體現著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原則,體現著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品格,是一個人或一個民族贏得尊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