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暑假裏,在等待中考後的消息時,百般無聊的我就在家裏幫著爺爺整理家務。
在一次打掃衛生的時候,無意中我從爺爺家的老屋裏發現了一個帶鎖的精致的木箱子,木箱子上麵已經積下了一層厚厚塵土。擦淨塵土後我有點好奇,箱子裏麵沉甸甸的能裝有什麼東西呢?爺爺說:“這是你大伯進城時留下的的箱子,裏麵不知道裝是什麼寶貝?他臨走時再三囑咐我,一定要把箱子放在供奉祖宗的老屋裏,千萬不能遺失。”
難道這裏麵有什麼貴重的東西?還是隱藏著大伯的什麼秘密?我看著箱子在靜靜的想著。好奇和探索是我的天性,最後實在是耐不住了,在征得爺爺的同意後,我打開了箱子。
箱子裏的最上麵用一層厚厚的塑料紙封得嚴嚴實實的,看來這是大伯采取的防潮措施。我的心提的老高老高,這裏麵到底裝的是什麼呢?主人能用這樣精致的箱子鎖著,又包裹得這麼細心,還交待爺爺把他放在老屋裏存著,這裏麵肯定是裝著什麼貴重的東西?我一個晚輩,在沒有征得大伯的同意下就翻看了他的東西,這是不是合適?我猶豫了?爺爺見我不動了,他笑著說:“丫頭!爺爺給你做主了,你就放心的揭開看吧。你大伯雖然一貫做事謹慎,但他喜歡光明磊落,在村裏和鄉裏當幹部的那十幾年裏,他是兩袖清風,一塵不染,這裏麵即不會有什麼金銀財寶,更不會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
看著爺爺堅定的眼神,讓我想起了“知子莫如父”這句名言古訓,於是我就用顫抖的手揭開了蓋在箱子上麵的這層神秘的麵紗。最先看見的一麵棗紅色的錦旗,錦旗上繡著“火熱的青春,無悔的年華”十個金黃大字,落款是:中原省青年聯合會,時間是1993年5月4日。看著這麵錦旗,爺爺好像在思索著什麼?停了一會兒他鄭重的對我說:“我想起了,這是你大伯當年參加省‘青年突擊手’表彰大會時候帶回來的,回來後他就到鄉裏任黨委書記了,他也就不再擔任村裏的黨總支書記了。”我問爺爺:“大伯是什麼時間回村裏當幹部的?”爺爺搬著指頭算了又算,最後他說:“應該是1981年吧?”我仿佛有點明白了,大伯之所以沒有把這箱子帶走,把他一直存在著老家的祖屋裏,而且把這麵錦旗蓋在了箱子的最上麵,就寓意著“蓋棺定論”的意思,這裏麵裝的東西應該是大伯在村裏工作這十幾年的經典故事。
我興奮的揭開了這麵意義重大棗紅色錦旗,拿出了下麵厚厚一遝的獎狀和獎牌一件件仔細得翻看著,這裏麵還夾著一些大伯的任職和免職的通知。爺爺說:“這是你大伯十幾年來成就的紀錄,這每一張獎狀和每個獎牌的後麵都有著一個精彩的故事,這每一張任職和免職通知中也都有一段難忘的經曆。等你有空了,爺爺再慢慢地講給你聽。”當我翻完了那些獎狀和獎牌後,下麵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半箱子日記本映入了我的眼簾,我大概翻看了一下,除了有一些工作筆記外,主要的是伯伯記載的日記。最早的是1978年的3月大伯考入大學時寫的,時間停留在了1993年的6月,這就是爺爺說的,他已經到了鄉裏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