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大破“四舊”的時候,公社中學的革命小將們曾經來過這裏破“四舊”,他們拿著钁頭要搗毀這些在人們心中神聖的“龍泉池”,白龍澗村的幾十名老人們聞訊後早早的就來到龍泉池邊,他們要用生命保護這神聖的龍泉池。就在學生們快要來到龍池邊時,那個帶隊的領導振臂高呼著“大破四舊,大立四新”的口號,誰知道口號剛喊出口,腳下一滑一頭摔在小路下十幾米深的溝槽裏,弄得滿身滿臉的泥漿不說,腰也摔折了。那些老人們激動地喊著:“白龍顯靈了!白龍顯靈了!”那些學生和老師們隻顧到溝槽裏救人,誰還有心思再去管那破“四舊“的事。從此在這神聖的龍泉溝的故事裏又多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前幾年,為了發展水澆地,白龍澗村在龍泉溝底修了一個一千多立方的小水庫,把龍泉溝裏的水給蓄了起來,從此這清澈的泉水又多了一項神聖的使命,為村民灌溉果樹和莊稼。
在解決了場址和設計圖紙後,龍紹川帶著具體的規劃圖和引進人才的重任又去了省城,他先找到了王佑銘副省長。白龍澗村的村民能自願集資入股五百多萬元建造果汁廠,這讓王佑銘副省長深感快慰,這說明了村民們確實是富起來了,也說明龍紹川在村裏的號召力。他在看了村裏的詳細規劃後,眼睛裏充滿了深深的讚許,心裏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喜悅。白龍澗這是他的第二故鄉,也是他重新認識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地方,有了這些深厚的曆史積澱,也才有了他在主管農業副省長的位置上的駕馭的得心應手,在那裏他雖然被迫付出了自己十幾年的青春歲月,但也給他留下了一輩子用不完的寶貴財富。他希望自己故鄉的農民兄弟早日富起來,他期盼著白龍澗村盡快地成為小康村,因為這也是他這個主管農業副省長的一份責任。
加工濃縮果汁的生產線要從國外引進,他已經給省外經貿廳和主管外彙部門的同誌打了招呼,隻要資金到位,馬上就能操作,等場房建起時,機器就能準時地進入安裝。
引進專業人才還沒有眉目,雖然省經委的錢副主任曾到山東一家濃縮果汁廠考察過,他很欣賞那裏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問題是“同行是冤家”,人家能不能來幫忙,這讓王佑銘猶豫起來。為了白龍澗村的果汁廠在籌建時不走彎路,他豁出去了,當王佑銘撥通了山東省主管農業副省長的電話時,龍紹川的眼淚都出來了,他知道老省長這是舍著老臉在求人呀!一個副省長在為一個村辦小廠求助人才,這也讓對方感慨不已,他就毫不猶豫的答應幫忙,王佑銘和龍紹川都欣喜非常。
在王佑銘副省長的幫助下,龍紹川從山東煙台的果汁廠裏聘請來了幾個專業技術人員,他又從中原輕工學院招聘了兩個對口專業的畢業生組成了廠裏的技術團隊。在山東來的幾個師傅的努力下,龍泉果汁廠的建設速度很快,到了蘋果快要收獲的時候,儲存原料的各種設施已經建好,車間和倉庫的主體工程也已竣工,其他的附屬設施和設備也全部到位。從挪威和德國進口的第一條生產線的全部設備也已到港,一切都在超常規進行著。
幾個月來,龍紹生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建廠工作上了,村裏的大小事情都由村長陳永年帶著大家在幹。龍大山卸任了他擔任了幾十年的盤龍村民組組長,又擔負了果汁廠的後勤和保衛工作。他晝夜吃住在了工地上,他不但要保管廠裏的所有財物,還要看護著工地裏的一切東西。從中原輕工學院引進的大學生耿宏遠和周麗瑛,他們沒有辜負龍紹川的重托,連續幾個月幾乎一直泡在工地裏,他們的臉曬黑了,穿上了工作服,儼然就像兩個合格的建築工人。工程進展的每一步,他們都在那裏認真地盯著、劃著和記著,車間地下麵哪一個個出水口,下水道的位置和走向他們都一個不落的記在了心裏。
在工程施工期間,馬縣長親自帶人來看過幾次,有什麼問題他總是現場辦公就地解決;市裏的張副市長到大河縣裏檢查工作,他第一個檢查的就是在建的龍泉果汁廠,他拍著龍紹川的肩膀說:“等到果汁廠工程竣工投產的那一天,我一定要來給你們助興,當好拉拉隊!”其實龍紹川知道,張副市長平時很少出席這些什麼典禮之類的活動,他這是在給自己加油鼓勁。十幾年來,當年的張書記,現在的副市長,對待龍紹川,就像一個慈祥的父親,在不斷地關心和愛護著他,在默默的支持著他的成長。
王佑銘副省長中途也來過一次,看到果汁廠的進度這麼快,他高興地對龍大山說:“看來紹川真是成熟了。”
74
中秋時節,龍泉果汁廠開始為廠裏收購蘋果。周麗瑛帶著村裏十幾個經過培訓的年輕姑娘在認真的驗收著蘋果的質量;耿宏遠帶著一幫人在緊張得過磅、記賬;龍大山在指揮著繁忙的運輸隊伍往冷庫裏運蘋果;老支書坐在了果汁廠的大門口的藤條椅子上,笑眯眯的招呼著那十裏八村來賣蘋果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