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複雜的同行之道(1 / 3)

有人說同行如仇家,這話未免有些偏頗,至少同行中也有朋友,隻不過,要想做個同行的朋友,首先就得有個利益的前提。

玉石街東邊的一個大鋪麵被人包了下來,這在整條玉石街上是件不小的事情。

無論是擺攤的還是開店的,大大小小的老板們都在各處打聽著包下這鋪麵的人是誰,可那人卻出奇地低調,連和業主簽約都是悄悄進行的。看樣子不到鋪子開張的那一刻,街上的人是得不到答案了。

不過,對那些樂於打聽大小事情的人來說,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鋪子裝修的時候,有人終於摸著了確準的消息,說這鋪子的主人正是在賭石大會上得了花紅的那倆小夥。

又過了幾天,一個不怎麼熱鬧的傍晚,有人見著五個人悄悄地搬進了鋪子的後院,那是三個老頭和兩個小夥。有眼尖的一眼就認出了其中那個高個的,還真是賭石大會上的那個小夥,而且前陣子就是這個小夥在玉石街上解出了一塊“冰沙藏綠”,最後被戴會長六十萬買走了。

在玉石街上,雖然也有做些翡翠玉件生意的,但大多都是靠經驗翡翠原石各色毛料生意,這上頭誰的能耐大,誰的生意就紅火。一下來了這麼個高手,生意場麵上的格局肯定會有不小的變化,沒準不少鋪子就得因此少了生意丟了老客戶。有點頭腦的老板立刻就開始算計起之後的事情來,雖然那家鋪子還沒開張,但未雨綢繆畢竟不是什麼壞事。

賭石大會結束也有段時日了,在大會上得了頭籌的解飛等人卻沒有離開這座城市。按程寶生的計劃,在籌集到一定的資金後,他們應該多方位觸及一等盤麵的賭石場子,通過賭石的成功來獲取利潤,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並得以自保。

但在這個計劃上卻再次出現了分歧,通過這次賭石大會,解飛和馬寥對賭石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既然稱作賭石,自然就有輸有贏,即便技藝再高超的賭石者也難保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九千萬的資金雖然可觀,可如果以這種方式來運作資金的話,孤注一擲的投資方式風險實在太大。因此,解飛和馬寥提出應該將九千萬資金投入商業經營,以一種循環方式進行後期增值和積累,這樣才是最穩妥的。

可陳寶生等三老對這方麵的考慮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商業經營固然可靠,但從翡翠玉石行業來說,經營無外乎是毛料買賣、原料加工、成品製作和玉器銷售這些模式。如果進行這樣的經營,雖然資金暫時不成問題,但人員配備和整體運營上光靠他們五人是遠遠不夠的。玉石行業一向競爭激烈,短時間內要找到合適的人選也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暗處還有“肉廠”黑勢力的窺覷,萬一在招聘人員時被對方安插了眼線的話,後果便是不堪設想了。

三老的結論是,賭石雖然有風險,但從投資回報率來看還是相當可靠的,況且回款速度較快,可以迅速積累財富。而經營則是個長線的舉措,不是說不可以進行經營,隻是目前的情況下,長期經營會給對方造成更多的打擊機會,不利於眾人之前商議好的計劃。

在賓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解飛又犯起了倔勁,他從龍塘石的失敗上剛剛走出來,對之前的損失尚且記憶猶新。資金的大筆進出固然能迅速令他們的實力壯大,但失敗的可能也同樣困擾著解飛,個人的失敗他能夠承受,但從整體的利益角度考慮,他不能把他們所有人的前途都置於那些輸贏未知的石塊上。

“要開店經營也不是不行。”見局麵有些僵持,吳有道開口緩解道,“關鍵看做什麼東西,既能賺錢也要周全。”

“而且,這生意還得是隻靠咱們幾個來做。”張得勝跟著說道,“外人難保可信不可信,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引鬼上身,到時侯咱們可就都白忙活了。”

“剛才寶生叔也說過,玉石行當裏賺錢的生意就那幾種。”解飛悶頭抽著煙,一時也沒有什麼新的想法,“咱們現在的問題就在規模上,小規模經營人手夠但做不大,大規模經營可以賺大錢,但周期長而且人手又不足。”

“所以我才考慮從賭石上繼續下去。”程寶生吸了口煙,接過了解飛的話頭,“賺錢怎麼做都會有風險,這個自古就是不可回避的,咱們也隻有多小心著點。”

話說到這兒,眾人又都沉默了起來,各持己見的商討下沒有人能提出一個兩全的方案,如此討論下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結果。

平常最愛說話的馬寥討論的時候卻沒怎麼開過口,看他一直眼珠亂轉的樣子似乎一直在考慮著什麼,在程寶生列舉玉石行當裏的生意類別時,他聽得特別的認真,還破天荒地拿出個本子記了下來,隨後拿著筆寫寫畫畫了半天。

見三老和解飛都沉默了下來,馬寥終於停止了在本子上的寫畫,仔細想了想,臉上露出了他慣有的笑容。

“我倒是有個想法,要不說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馬寥笑嘻嘻地說道。

眾人倒是一愣,平時馬寥雖然嘻嘻哈哈,但在大事情上倒也有些別出心裁的小聰明,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象這樣的時候,也許他的主意會更靠譜一些。

“首先,咱們先要找個落腳點,總不能老住賓館吧?”看了看本子上東西,馬寥一本正經地說道,“這地方一天的開銷可不小,這方麵的成本必須節約。”

聽他這麼一說,三老倒是樂了,他說的倒是大實話,老住賓館的確不是個長久之計。落腳點的確要找,可這些應該都是拿定主意之後的事情,現在提出來好像有些為之過早。

“咱們待的這個城市離中緬邊境很近,緬甸的翡翠原石毛料大多是走這裏進入咱們國家的。”馬寥索性把在玉石街上打聽到的知識全都用上了,“不管是賭石還是做翡翠玉石生意,這裏都是個不錯的地方,按老話說,這叫‘近水樓台先得月’。”

“嗯,有理,這也是咱們來這兒的原因之一。”張得勝聽得點頭不已,“你小子就別賣關子了,有話直接點說。”

“得勝叔,您老別急,咱是在商量事情,好歹我得先給大家分析一下。”馬寥依舊嘻嘻笑著,“剛才您也說這個地方的確不錯,所以我想咱們把落腳點就選在這裏。”

三老點點頭,選在這裏也不錯,賭石的交易途徑比較暢通,貨源也比內地豐富。解飛自然也沒有異議,從賭石大會和玉石街的經曆來看,各地商家也經常會來這裏進貨談價,就連晨旭珠寶行這樣的大公司也很關注此地。

“既然在這兒落腳,光找個房子待著多少總有點浪費資源。”見大家都認可自己的說法,馬寥便接著道,“我的想法是索性在這兒開家鋪子,一來可以落腳,二來也算個固定的門麵,有啥大小生意順帶著都做做,就算出去跑動的話好歹也能有個聯絡點。昨天我看到玉石街上有兩個大鋪子正在盤售,鋪子後麵還帶著個大院,住上六七個人應該不成問題。”

“連地方都看好了?你小子還真有本事。”解飛笑著捅了下馬寥,“有地方住,有門麵開,這些都好說,可你現在還是沒解決剛才我們說的問題。”

解飛的問題讓馬寥笑得更得意了:“有了固定的店麵,剩下的活計我也考慮好了……”

馬寥的想法其實並不複雜,他提議進行的是一種小範圍大利潤的經營方式。在固定的店麵開張之後,由吳有道出麵尋找可靠的翡翠原石毛料進貨渠道,由解飛和程寶生把關挑選出上等的翡翠原料備用,同時再設法聯絡接洽一些港澳台甚至國外的高級買家,按照他們的要求特別定製翡翠製品。馬寥在港台錄相上曾經看過,在港澳台乃至國外,很多客戶都十分偏好這種定製服務,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身價的體現,從翡翠收藏上來說也是一種特有的增值方式。

“僅此一件,別無二家,那可是世上僅有的。”馬寥搖頭晃腦地說道,“從這上頭掙錢,風險小利潤也不低。”

經馬寥這麼一說,三老和解飛都覺得十分有理,照這麼經營的話剛才的問題的確是解決了,可馬寥這個計劃還有一個關鍵的部分,如果不解決好這個部分,剛才所說的一切就等於是空談。

“要找到港澳台和國外的高級買家,渠道方麵一定要暢通。”解飛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可我們現在並沒有這樣的渠道,就算馬上著手建立的話,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

“飛哥,這個你就別擔心了,咱們沒有渠道,可人家有啊。”馬寥一臉壞笑道,“你還記得那個呂曼婷嗎?”

呂曼婷,晨旭珠寶行副總經理,那個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厲害角色,解飛當然記得她。難道馬寥打算從她身上著手打開渠道?做原石買賣是一回事,問人家拿渠道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解飛雖然沒有做過市場業務,但他也知道,對商家來說,客戶就是最大的金礦,平白無故的人家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金礦給你用呢?

“飛哥,你老說我就知道看錄相,現在我倒是建議你去看兩部香港商戰的錄相了,在那上麵我學了個詞,叫作‘資源共享’。”馬寥胸有成竹地說道,“我計劃著先弄塊上品的好料,然後請寶生叔他們做成成品,再找呂曼婷談談,前期先跟晨旭珠寶行合作銷售,讓他們也賺上一份,等咱們的市場品牌打響了,後麵就能自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