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的家世不斷的調閱出來,左鼎侯兼太保長子,三公的弟子,亞聖秦天的兄長,軍功該是的大將軍,一條條信息不斷的從左鼎侯府中傳出來。這樣的背景與功勳,已經足夠封侯了。
與此同時,前不久剛剛被封為國公的趙天賜的背景也一一被列舉出來。無父無母,來曆神秘,十四歲從軍,軍功同樣顯赫。但是與秦宇相比還是不能相比的。無論從出身還是軍功,都比秦宇差了一截。
但是就是這樣的人都能夠擔任國公,出身王侯之子,軍功顯赫的秦宇此刻卻是大將軍。頓時秦宇封侯的呼聲更加的響亮。
此時此刻秦宇封侯的大勢已經勢不可阻,三公九卿的舉薦,地方官員的奏請,高貴的出身,這樣的情況沒有人敢出聲發對。大殷王朝基本上所有的文臣和一步跟將領,沒有人敢謬天下之大不韙,得罪這些人。
這些人當中,文臣基本上是看在秦天亞聖的麵子上,而軍中的一些將領則全部是平民侯一脈。此次秦宇封侯可謂是十拿九穩,而且,秦宇封侯與求婚是同時進行的。一旦人皇反駁,那麼便是反駁幾乎所有的文臣和一部分將領。
即便是人皇都要小心翼翼,一旦處理不好就會頓時讓這些文武百官不滿,大殷王朝的根基便會震動。
於此同時一些精明的人也同樣看出了這件事情並不簡單,這根本就是在逼宮。逼迫人皇封侯,這樣的事情,大殷王朝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這次對決的主要對象就是秦家與皇室,皇室的權威沒有人敢質疑。大殷王朝以武立國,鎮壓四方宗派,皇室的底蘊深不可測,沒有人敢碰觸。
秦家這個王侯之家,雖然出現在人前僅僅十幾年,但是卻是權柄赫赫,不僅僅是王侯之家,秦家還出現了秦天這樣一個人物。秦天在朝野的影響或許不大,但是在士林和民間,秦天擁有者亞聖的頭銜,一言一行都代表著聖人。
可以說,秦天可以影響民情,秦天代表的便是最為普通的百姓。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對於大殷王朝這個時代的人,可能不會有這樣的認知,但是作為一個穿越者,非常明白這句話的巨大能量。
這些天來英國公府內,所有的人都小心翼翼,整個過功夫內的氣氛都一場的緊張。關於對趙天賜的傳言,整個國公府內,不論是下人還是家將,全部驚恐至極。
趙天賜這些日子以來,不斷的大發雷霆,一旦有下人冒犯,便會被趙天賜擊殺。
原本以為自己向人皇求婚,人皇會答應。這樣一來,自己的權勢不僅僅會更加的強盛,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可以給秦宇沉重的打擊。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嫁給自己,趙天賜相信,秦宇一定會痛不欲生。
但是令趙天賜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身份竟然會被傳出來。自己的身份,趙天賜自己知道,自從懂事以來,自己就知道自己是一名孤兒,莫名其妙的被人看重收養。
每天不僅僅要努力的修煉武學,還要學習兵法。自己就是在一個黑暗的集中營裏麵生存的。自己剛剛進入集中營的時候,裏麵至少要五十名的兒童,但是最後隻剩下自己一人。因為那些人全部都不自己比下去了,凡是被淘汰的人,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知道自己十四歲的時候,自己才知道,自己竟然是大殷王朝權柄最大的人皇豢養。自己就是人皇的一枚棋子,用來製衡秦家的棋子,這一點趙天賜很早就知道了。
在集中營裏麵的人,都被灌輸著秦家是逆賊的思想,即便自己不想接受這種理念,但是每天都會被人用盡各種八法讓你被迫的接受,久而久之,這種理念便會深入骨髓隨。
作為集中營裏麵唯一存活的人,趙天賜知道自己唯一的作用就是打擊秦家。這些年來自己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但是令趙天賜不能接受的是,秦家的秦宇不論在哪一方麵,都是穩穩地壓製著自己。
不論是身份,還是武道修為,自己都比不上秦宇。
知道自己成為國公,權柄赫赫之後,自己才有了一種出人頭地的感覺。秦宇最終還是被自己壓製了。
但是,最近的一些傳言,使得整個大殷王朝都將秦宇與趙天賜進行比較,而最終的結果更是令趙天賜不能接受,自己竟然還是不如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