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小鎮的南邊,位於太平山的山腳下。正是黃家世代居住的院落所在,並不奢華的庭院給人一種書香門第的氣氛,黃家也是這一帶樂善好施的人家,這座茶山的茶田大部分租賃給附近的鎮民,隻收取較低的田租,鎮民們通過茶葉的收益生活衣食無憂。
采摘完茶葉的黃天和張清清,一路上嘻笑的走向山下,路上時不時的碰到早起的采茶人,都相互慰問一句,人們對這兩人都禮敬有佳。
待兩人剛看到家門口,還未走進家,黃天就大聲的喊到:“爺爺.奶奶.爹.娘.姐姐,你們的小頂梁柱回來了。”
“哈哈哈”一聲爽朗的笑聲從正門看牆後傳來。
“天兒回來了,難得難得,把東西放下,可別把我們黃家的頂梁柱累壞了。”
黃天放下所采摘的茶葉,上前一步正色道:“回稟老太爺,事情圓滿辦妥,等待檢閱。”
老人這時停下了晨練,並一臉嚴肅的點頭道:“嗯,如有半點虛言,嚴懲不待。”
說完兩人相視而笑,給這寧靜的清晨增添了一絲愉悅,也讓這黃家充滿了溫馨和睦。
張清清看到這對爺倆,心裏也是欣喜,臉上微笑:“黃爺爺好。”
“嗯,我們清兒越來越可人了,真是女大天天變呢?”老人含笑捋須。
清兒臉上微紅,低頭不時的看向黃天。
“老爺,小少爺,清故娘用善了。”這時走過來一位灰發老者,對眾人微微鞠躬。
“阿福,我們這就到,去請其他人吧!”
阿福躬身退去,離開的背影已顯的有些佝僂,他為黃家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所以黃天的爺爺才把重要的事情給他去辦。
清晨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草草的用過之後。
小黃天.父親被老人叫住到書房等候,便吩咐阿福護送清姑娘離開。
待有一盞茶的時間,老人來到了書房,臉色並不好看,書房中的氣氛也較為嚴肅,已然沒有了往日的愉悅,就連一向沒大沒小的黃天都乖乖的坐到的父親黃明的身旁。
“這一次的家祖傳承較為特殊,比已往傳承要早的多,主要是在我思量良久後才提前辦的。”
老人緩緩的吸一口深氣講到:
“近兩年我感覺到冥冥中的定數,就在這些時日仿佛生活在隔事之中,看什麼都有一種恍如夢境的感覺,隻有天兒的身影在我眼中是較為真實的,雖然並沒有太大的利害,但還是有定數加於其身,傳承玉鐲雖沒有什麼奇效,還是可以不讓利害加身太深的,我們黃家守護這悟道茶樹已有三百餘年,雖不是靈修者,沒有靈力加身達不到長生的肉身,非凡的本領,但我們有者比常人強大的精神力,能夠感知大自然的恩賜,趨避一些利害,使我們黃家能夠興旺到此,我也感到最近很累,你和天兒盡早準備去吧!”
黃家雖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世代也沒有出大能之人,可就是這樣的小家族,深受百姓的擁護,而且皇室都對之以禮相待,地方州郡也加以保護。
三個月後,是清水小鎮的好日子。
因為今天是黃家大喜的日子,整個黃家充滿了喜慶的氣氛,今天小黃天穿上了新郎服,早早的來到了門口迎接前來賀喜的客人。
賀喜之人或親至或派人至喜,接待的人忙的不停歇,賀禮收取了足有上千份,待正午時祝賀的人已經就坐入席,真可為高篷滿座,這時門口來一位老乞丐,滿身惡臭,衣服破破爛爛。
幾個迎賓的下人連忙擋住:“老頭,要是討飯呢?到後門有專門的場所,接待你們這些討頭。”
老乞丐:“我老人家是來賀喜的,並且還帶了賀禮,要專程交到所賀之人手中,祝福其美滿幸福,無病無災的。”
說完老乞丐用哪雙粗糙的雙手捋須,迷著雙眼目視前方自持有幾分文雅之意。
黃老爺子將這些看在眼中:“今天旦凡來者皆是客,按規局來吧!”
黃天見爺爺對他點頭,上前微曲:“老人家多謝,家奴多有得罪請別見怪裏麵請。”
“哈哈,真眼看破人生百態,真心感悟天地萬物,真道逆轉陰陽乾坤,小友與我有些源緣,這塊石頭就送與小友,隻要你能感悟真道必會石破驚天的。”老人伸出他那粗糙的手,手中放這一塊普通的石頭,並無出奇的地方。
黃天伸手去接石頭的,心裏費解思慮,當黃天再看向老人的時候,眼前的老人已不知去向,小黃天緊了緊自己的雙手,感受到還有些溫熱的石頭。
回頭看爺爺的時候,已經招呼客人了。看門的下人在門內三三兩兩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話,好像消失一個乞丐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