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新
詩人洛古幾次向我推薦,說自己有位朋友寫了本書,準備出版,想請我寫幾句話。因俗務雜多,加之自己心虛作祟,故一直沒有爽快應允。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起吃飯喝酒,閑聊之中,得知他是位追求心靈純淨的人,是位能夠用心靈的純淨守護自己精神家園的人。他的樸實、熱情、詼諧、機智,讓我倆越談越投機,慢慢地竟生出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來。
接下來為他寫序就成了一樁自然不過的事情。
他叫蔣擁平,是位曾在供銷係統最基層單位工作過的下崗職工。和不少工薪族成員一樣,他也在原來的崗位憑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用辛勤的汗水贏得了很多的獎勵和榮譽,擁有一個平凡卻幸福的家庭,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然而,在改革的浪潮麵前,所有的獎勵和榮譽都不堪一擊,下崗的命運毫無懸念地降到了他的頭上。下崗後的他意誌消沉,特別是妻子的離去更是讓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在這一段灰色的日子裏,他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了書的海洋。他開始瘋狂地讀書,讀中外經典,讀古今名著,白天讀,晚上也讀;開心時讀,傷心時也讀。是書中閃光的哲理、書中參透一切的智慧拯救了他,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讓他重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義無反顧地投入進了南下打工的滾滾浪潮。
沒有一技之長的打工生活是暗淡的。但有書中智慧之光的照耀,總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幾年的打拚,他終於創造了自己的輝煌,擁有了足夠全家舒坦生活的資產。這時,他沒有像有的小富即安的人一樣,開始放縱自己,沉浸到大城市燈紅酒綠的生活中,而是再次一頭鑽進了書的海洋。他在發奮讀書的同時,一邊思考人生的真諦,一邊拿起了記錄自己思想和心跡的筆。
人生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夜深人靜時,他就孤寂地坐在河邊默默地思考。現在置放在我的案前的一摞書稿,就是他一點一滴記錄下來的思想的碎片。書名就叫《點滴人生》。
總的感覺,蔣擁平的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沒有故弄玄虛的花哨,沒有自以為是的炫耀,沒有掉書袋、裝博學的華而不實,有的是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細節的真實,有的是人生理想和現實碰撞的智慧的火花,有的是剖析自己、提升生命質量的坦誠。書中充滿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看完全書,心中便能升起一團熊熊燃燒之火,既讓你感到極其溫暖,又能給你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我是從內心裏喜歡這樣的書籍。
這是一本以日記體創作的散文集。體裁的創新,能給讀者耳目一新感覺。全書就像一個心靈的多棱鏡,從事業、理想、愛情以及為人處世的各個方麵,反射出一束束耀眼的催人奮進的光芒。字裏行間不是局限於單純地抒發一種情緒和感觸,也不是簡單地闡發一種哲理和思想,而是努力還原生命的真實,把內心深處對現實世界的感悟多層次地呈現,使得描寫、抒情、議論與相關事物的關聯更加有機地融合與交織,使全書有種豐沛的美學意義。
其實,看完全書,我除了折服於蔣擁平於平凡之中挖掘的深邃的思想外,對於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寫作愛好者,我更驚歎於他對文字的駕輕就熟。散文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沒有好的語言,很難寫出好的散文。蔣擁平的語言鮮活生動,幹淨透明,於簡潔與含蓄中自然呈現出一種常人難以達到的張力。他的文字通曉易懂,不拖泥帶水,不饒舌。通過文字的背後,讀者可以感悟出一種生活的積累和磨礪,同時也能生出一種對詩意棲居的渴望和向往,獲得一種守護精神家園的心靈純淨。
感謝蔣擁平,是他的文字讓我的心靈有了一次燃燒的機會,並增添了一種向上的力量。感謝詩人洛古,是他的熱情推介,讓我見識了一位難得的文友。
是為序!
2014年5 月25日於安化東坪
(李定新係湖南作家協會會員、安化縣文聯副主席、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