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明江隊一共有三名投手兩位捕手。韓思源作為替補一直跟柳興南配合,而伍嘉則作為主力配合林玖與路少博。
雖然伍嘉是一位十分優秀的主力捕手,但這兩年來他一個人盯所有比賽,也確實很累。
他今年三十一歲,雖然還不到退役的年紀,但最佳黃金期其實也快過了。
淩正邦早先就跟他聊過,韓思源來隊裏兩年,今年二十二歲,無論是思維意識還是配球都很到位。伍嘉的意思,如果來了新的投手,可以讓韓思源配捕手位,這樣他的壓力小一些,思源也多一些上場機會。
他這樣做並不是爛好心,思源跟他是一位啟蒙教練教出來的,就連初中高中和大學上的學校都一樣,可以說是他的師弟,他們的啟蒙教練是非常有名的捕手雷達,目前GLB裏三十隻隊伍,有六位主力捕手都是他帶出來的。
當時伍嘉這樣建議的時候,淩正邦是有些遲疑的。
“小伍,我知道現在也是你帶思源多一些,但你了解他,雖然看起來是個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但實際上他的個性卻太保守了,他的配球和他的性格一樣,變化更少一些,而且缺乏冒險精神。雖然這樣不是壞處,但想要高效率贏得比賽,他這樣是不行的。”
伍嘉也知道韓思源性格多少有些軟,不過他還是堅持:“教練,思源來隊裏兩年,很多練習賽也都是由他上,雖然配球還不到火候,但你也看得出來他是個好苗子,一直坐在冷板凳上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年紀不小了,年輕人總要拉出來磨練一番。”
話是這個理,不過淩正邦還是有些遲疑:“要想磨練,從下一個賽季的例行賽再開始豈不是更好?”
伍嘉卻搖搖頭:“教練,我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候,今年的季後賽,我們帶著複仇這樣的信念,我們想再次捧起墨提斯杯,永久刻上明江的名字,是時候該有所改變了。”①
他這一段話,很大地觸動了淩正邦。
這幾年來明江一直是豪門,也一直列位四強,但自從前年季後賽輸給主場慶港的紅帆,以總分三分之差區局第二,明江就陷入怪圈。慶港同明江在一個區,都是北區,每年比賽碰到的次數多道數不過來,但奇怪的是,無論例行賽和明星賽明江贏過多少次,到了循環賽還是铩羽而歸,去年的季後賽更是誇張,在第九局下,兩隊比分相同,明江防守紅帆進攻,二壘有人兩人出局,紅帆的主力第四棒孔立在這個時候,打到了林玖的指叉球。
這個球擊出得十分勉強,但孔立力氣很大,剛打出去的時候林玖判斷是右外野高飛球,可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裏刮來一陣風,這個原本的高飛球,也就變成了全壘打。
明江最終以兩分之差輸掉比賽,輸給了那該死的一陣風。
那一天路少博舊傷複發無法上場,由柳興南先發三局,林玖打最後六局。當林玖渾身是汗地看著那顆小小的球飛出場外,心理的防線簡直就要崩潰。
一年兩年,他做了整整三十幾個月的主力投手,卻從來沒有贏得過總冠軍,這也是為什麼林玖咬牙堅持到現在,不想退役的原因。
沒有哪個職棒球手,不想捧得墨提斯杯,不想把名字刻到獎杯上麵。
金光燦燦的墨提斯杯,是每個球手的夢想。
齊浩然的到來和韓思源的轉正,說不定給今年的季後賽,增加許多新的樂趣與變數。
但這種變數,也正是明江隊現在所急需的。
季後賽前的這一次人員變動很快就被隊員們接受,當天訓練完後,主力球員和高層都要參加作戰會議,按理說林玖也必須參加,不過為了不讓展遠洲跟著他去醫院,林玖隻得跟淩正邦請了假,一個人離開訓練場。
他有些茫然,不敢去醫院,又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
從小到大,他的朋友除了林陸,就剩下棒球隊裏的人,可如今他們很多人都已經做了其他工作,剩下的有的成了其他隊的主力,另一些成了其他隊的候補。
這些人,林玖都不能找。
林玖開著車,漫無目的在市中心瞎逛。
開著開著,他不自覺回到兒時那所孤兒院,他在這裏住到十二歲,上了初中就搬到學校裏,寒暑假也都在跟棒球隊集訓,多年來一直居無定所,現在才有個真正像樣的家。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家他也要住不下去了。
林玖歎著氣,從街邊的超市買了很多頂餓又好吃的零食,拎著敲開林媽媽家的門。
他是從小就被扔在孤兒院門口的,他不知道父母是誰,也從來不想找。雖然他心底裏堅信他們因為愛而生下他,但他們拋棄了他,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這個孤兒院的院長是位慈祥的老婦人,年輕的時候孩子們叫她林媽媽,現在孩子們叫她林奶奶。雖然精力有限,但她對每個孩子都很好,林玖小時候很喜歡她,感謝他給了他親人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