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之說在世間由來已久,近代更有諸多例證表明其並非無稽之談。道家的方術有法、術兩種,其中道術中的符、咒、靈圖、降妖、攝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終卻是要借此達到修行的目的,而絕非是以降妖捉鬼為已任。
由於清帝寵信佛教密宗,道家的傳承在此時期受到了執政者的極力排斥。尤其自清以後,近代科學的興起,更是讓道家的發展走上了絕境。道門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淪,以至真正的道士越來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們卻越發的猖獗起來。導致門人不思進取,整天裏隻知裝神弄鬼的騙人錢財,直把個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麵目全非、烏煙瘴氣。
說這裏他不由得歎息,我也不便多問,畢竟和青山居士這邊沒有關係,我也不想牽扯太多,以免他又心血來潮要教我什麼,我心裏當時就這樣的感覺,感覺他像青山居士一樣隨便就像收人當徒弟。
說來說去,我們依然還得說僵屍,這黃袍道人似乎真的和我想的一樣他開始傳授我知識,雖然不是什麼法術但是,理論知識他自然不會缺失,作為他師叔,未來的師叔,我自然也不能撥了他的麵子,畢竟我也不明白。
僵屍,起源於我國民間傳說故事。指四肢僵硬,頭不低,眼不斜,腿不分,不腐爛的屍體。
黃袍道長繼續說道:傳說最早的僵屍是軒轅黃帝之女---旱魃,隻因蚩尤下了一個詛咒,所以變成僵屍了,本來僵屍是不用吸人血。因為天地靈氣太少,人又是萬物之靈,所以要吸血。這是神話傳說,當然不足以相信但是誰又敢說神話是假的呢?畢竟不是所欲事情都可以被解釋的很清楚。
第二種說法僵屍一詞出於《大千錄》,是道家的一本著作,僵屍的意思是:四肢僵硬,頭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屍體不腐爛。
僵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代筆記載僵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僵屍大全。
湘西趕屍之說,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係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晝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趕路,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第三種據湖南民間傳說,僵屍最早是用來販毒的。打扮成道士模樣的人就是毒販子。晝伏夜出
,如上文所述,三五同行,卻不是用繩子係著屍體,而是用木棍架起來搭在前後兩人的肩上,看起來屍體也會走路。搖鈴、黃紙符都是為了掩人耳目。這種方法普通人不敢接近,官兵也晦氣,所以是販毒的好方法。夜裏走路有利於屍體的保存,當然,鴉片之類的毒品可以存放在屍體上,更安全。
《閱微草堂筆記》把屍體成為僵屍的原因分成兩項:新屍突變及葬久不腐。
養屍地,這較為科學。土壤土質酸堿度極不平衡,不適合有機物生長,因此不會滋生蟻蟲細菌,屍體埋入即使過百年,肌肉毛發也不會腐壞,有些資料顯示屍體的毛發,指甲會繼續生長(其實是皮膚脫水後毛發和指甲根部外露造成的錯覺)。風水學中亦有此一說。(小時候聽老人講過:生於紅沙日,死於黑沙日葬於飛沙地者就會成僵屍,“飛沙地”即“土壤土質酸堿度極不平衡,不適合有機物生長之地”)
坊間流傳道家有太陰煉形之法,屍體葬數百年,期滿便會複生,新死的屍體被邪物/邪氣附身,屍體吸收了陽氣,借人生氣而屍變,人死之際,魂一散而魄滯。
袁枚《子不語》:人之魂善而魄惡,人之魂靈而魄愚,魄主宰人身,當魂離開人體,便會淪為惡鬼僵屍。
說法5
清朝野史,述異記(東軒主人著)中有出現僵屍的故事,大致是說清朝初年,湘南西邊,有一個靠山的小村落,村中一個無賴因盜墓而中屍毒,後雖被一老人救回,但因再度做不當的事,被全村的人打了一頓,再丟在後山草叢中讓他自生自滅。過了幾天,他再來求救,但這次沒人願意幫他。村民們將他打他一頓,然後綁在樹上,雖有人出言勸阻,但無人理會。最後他死在樹上,晚上村民想將之安葬,但發現屍首不見。最後他回來殺了全村,村民因被咬而一個一個變為僵屍,一些及時離開的村民在早上回村探望時也慘成僵屍.。
古書記載
僵屍能成妖,變魃(或稱旱魃)。傳說僵屍修成妖之後,變為魃,變魃之後的僵屍能飛,也稱飛僵,據說可以殺龍吞雲、行走如風。所到之處赤地千裏,算是僵屍之王了。《神異經》載:「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兩目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裏。」變魃僵屍能飛,殺龍吞雲,做成旱災。所以人們每逢旱災出現,便會四出搜索僵屍,把它們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