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話題很多,多少有點文化底蘊的人對讀書的感受各有不同。讀書把我們帶入一個境界,有時是個深不可測的海洋,有時是一個奇妙的故事情節,有時是在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不敢說自己有多少學問,隻是走上社會一直沒有放棄讀書的愛好,不管在什麼情況下,無論在何地,拿起一本書,心靜了,周圍的世界也變得安靜了。前幾年,本地頗有影響的《新消息報》“文壇藝廊”
欄目編輯閔良先生約我寫點品書方麵的東西,按期交稿。
有了任務,於是讀書寫作成了閑暇時間的自覺行為。這才體會到,每個人大概都是有點惰性的,讀書有時得有一種“逼”勢,本書結集的相當一部分書稿,也是這個欄目“逼”出來的。
設立“讀書日”,我們國家尚在醞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早在1995年4月23日就設立了,雖則設了十多年,但時下讀書的風氣似乎有些衰減。喜歡讀書看報的人越來越少,已成不爭的事實。不少人認為是網絡電視等媒體“搶”了書報的讀者。從現象上看是這樣,其實最主要、最本質的原因,還是社會的功利化和日趨浮躁的心態使然。自己愛讀書,也教過幾年書,曾夢想要出書,當我的第二本書定稿時,內心平靜極了。結集這本書,意旨能為倡導讀書吹點風,盡管很微弱。同時,從讀書方法上提供一些借鑒的東西。不管怎樣,還是感謝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獻給讀者這本書,也是從內心表達對崇尚讀書的禮讚。
2009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