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風俗,每年的仲秋時節,景都附近的淅河邊上,景都的青年男女們都會去河邊舉行一年一度為期三天的秋遊,一方麵是慶祝豐收祈福上天,一方麵也有借此相親之意,天隆帝寧宇文即位十多年來,國內風調雨順人民富足,與淩國陀國相安和好,沒有大的摩擦和戰爭,真可以稱得上是政通人和了!
正因為如此,曆年的秋遊活動可以說得上是一樁盛事,而到了八月十五這天,宇文帝到時會和皇後一起率領妃嬪及眾位王子公主,一起在淅河北岸的祈天台上舉行大型的祈福活動,從而拉開秋遊的帷幕,那時眾人歡騰載歌載舞,另有一番熱鬧景象。
可是八月十四這日,往年的淅河邊上早就是旗幡招展人頭擁擠了,今年卻是出乎意料的冷清。隻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在河灘上遊玩賞景,完全沒有了去年的熱鬧景象。其實這也難怪,從上月開始,京都不知道怎地,竟然忽然流傳起了謠言,那謠言竟然暗指露華小公主已經不是清白之身,言辭之間多汙穢不堪。那可是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公主啊,於是龍顏大怒,宇文帝下令追查造謠之人,一下子京城裏人心惶惶,眾官員更是怕惹禍上身,連累了自己頭上的這頂傻帽。
謠言還沒有厘清,臨近的淩國政局上月又發生了變動,據說淩國那位年輕英武的王爺李天昊扳倒了丞相餘世初,國君李承圭身體一向染病,趁此機會將王位禪讓給了兒子,李天昊隨即成為了淩國的國君。明國民眾關心的是這位年輕的國君曾經在年初來向大公主凝華求過婚,不知道這門親事是否還能夠結成呢!
近日,又有消息靈通的在京城百姓間私下傳播,據說年過四十的宇文帝忽然染上了重病,如今已經不能上朝聽政了,現在正由太子寧燁代為監國,武恒丞相輔佐政事。北方的陀國則是趁機擾亂邊地,開始劫掠北方的城池。一時間北方邊境的局勢又開始緊張起來。
、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傳聞,但此時正值秋高氣爽之際,長空如洗,秋葉爛漫,靜靜的淅河如一條明亮的緞帶,在廣闊的土地上蔓延延伸。淅河北岸的草地上,還是有不少豆蔻少女青年才俊,他們雖然不敢愈過“男女有別”的古訓,女子們都是由家人護持著遠遠避開那些風流倜儻的青年男子,但是還有能夠遠遠感受到不時投射過來的灼熱的眼神。依照風俗,如果哪家女子的父母看上了某位男子,便會有侍從上前搭訕,打聽那男子的家庭住址,以便以後回城後再打探家境人品等。因為如此,所以那些聚集在河邊的青年男子無不是個個端莊持重,生怕被那些女子的父母們打上輕佻的評語。
忽然,從京城南門方向飛馳過來一隊人馬,騎馬的隨從雖然是便裝,但是個個高大彪悍,不是尋常的官宦人家的護院。隊伍中間有一輛高大的馬車,明黃色的車圍,繡著龍鳳的精美圖案,馬車旁邊兩位年輕男子,年長一些的穩重斯文,英俊的麵孔上帶著一絲憂慮之色。另一位年輕一些的白淨秀氣,挺拔的身材,行動之間敏捷輕便,一看便知道是個練家子。這兩人不時低頭向車簾內低聲說著什麼,神色之間充滿關切之情。
這隊人馬直接上到了北邊的祈天台下,這是淅河邊觀景最盛的地方。台子上已經坐了一些來賞景的人們,看裝束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女。那兵士正要上去驅趕人群讓開,年長的男子卻示意他們不要驚動眾人,另一位男子則像車內低聲說道:“妹妹,下車休息一會兒吧!”
車簾打開,先下來兩位年輕俏麗的丫鬟,衣著華麗頭飾貴重舉止穩重大方,已經遠遠勝過周圍那些官宦家的小姐了,接著一位戴著麵紗帷帽的年輕女子緩緩走下了馬車,攙著丫鬟的手向台子上走去。雖然看不到她的麵容,看身高也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但是身形嬌小玲瓏,想來也定是位絕色的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