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李富三乞恕罪(1 / 2)

“君上,李富帶到。”

中原君放下手中的竹簡道:“很好,你們先下去吧!”那二人聞聲告退。

李富見狀連忙跪下磕頭道:“草民李富,叩見君上!”

中原君點了點頭,道:“李富,你可知罪?”

李富小心翼翼的說道:“君上,草民確實不知,還請君上明示!”

中原君聞言怒道:“大膽!寡人張貼皇榜向爾等征糧,救濟災民,其餘商賈紛紛捐出自家大半存糧。爾乃是京城中的大商,卻隻捐了僅僅一百袋糧食,這是為何?”

李富聞言,趕緊答道:“回君上,皇榜之上隻說讓我等商賈自願捐獻家中存糧,並未規定捐贈數量,所以草民一時糊塗,隻捐獻了一百袋糧食。草民知錯了,草民願將家產盡數捐獻,還望君上恕罪!”

誰知中原君聞言,竟又淡淡說道:“如此,爾卻又犯了欺君之罪!”

李富聞言大驚,嚇得冷汗直冒,連忙說道:“君上明鑒,草民隻是一介商賈,今日方才得見天顏。又怎敢欺騙君上呢?這欺君之罪,又從何說起啊?”

中原君看了看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的李富,緩緩說道:“寡人時常聽張司徒說,李富為商仁善,糧食不以高價售予百姓。為人不驕奢,衣食住行盡皆從儉。又常仗義疏財,京都窮苦百姓多有受其恩惠者。然此番寡人為救濟災民而向爾等征糧,爾卻因皇榜之上未規定捐糧數量而隻捐些許糧食。爾的仁善之心何在?這還不算是欺君之罪麼?”

李富聞言慌忙道:“都怪草民自作聰明,妄自揣測聖意,還請君上恕罪!”

中原君道:“哦,寡人倒想聽聽,你是如何自作聰明?”

李富道:“草民以為我中原雖然連續兩年大旱,但國庫之中尚有些許存糧,絕不至向我等商賈征糧救災。我等商賈所捐之糧,不過區區之數,又怎能救得了那數以萬計的災民?所以草民料想君上征糧非為救濟災民而是另有深意。”

李富一席話說完,中原君站起身哈哈大笑道:“那日寡人微服出宮,見幾個孩童唱了一首童謠,唱的是醉仙樓,李老爺。仗義疏財救百姓,智勇雙全鬥奸商。寡人便問那孩童的長者,這民謠所唱之人是何人?那老者道:唱的是李大善人。又對寡人說你是如何仗義疏財,救他們與水火。如何智鬥奸商,不讓他們剝削百姓。更有幾個讀書人對寡人說這李大善人是天文地理,奇門遁甲,古今疑難,人間傷病,無所不通!今日方知傳言不虛啊,先生果然智謀超群。寡人很想聽先生說說這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之奧妙,還望先生能為寡人講解一二!”

李富此時已是麵色慘白,還好他是低著頭,中原君看不到他的臉色,不然肯定會被他那張白紙一樣的臉嚇一跳!

李富在心中暗道:“吾命休矣!”

又對中原君說道:“君上,草民隻是一介商賈,著實不通天文地理,奇門遁甲之術,隻懂些許經商之道。隻因草民平日裏多有恩惠於京都眾人,他們這才誇大草民的才華,將草民誇得如同神人一般。還望君上恕罪!”

中原君內心卻是十分失落,原來這李富根本不懂什麼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隻是以訛傳訛傳出來的。中原君道:“那就跟寡人說說你這經商之道。要是說得好,寡人恕你無罪,要是說的毫無道理,寡人決不輕饒!”

李富聞言大喜,對中原君款款說道:“商之大者,為國為民。為商者,須心有神靈,不欺,不詐,不驕,不扈,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為百姓謀。如今我中原災荒,流民眾多。應當給予糧食糧種,讓他們重返家鄉,組織他們耕種。並明令糧食價格,阻止奸商惡意抬價,糧食價格平穩了,就可以帶動其他貨物的平等交換,市場交易的關稅才能興旺不乏。江東有魚鹽之利,南國多珠寶玉器。北嶺盛產戰馬,各國有各國的長處。經商之道就是要促成各國的交流,將各國之長彙集於我中原大地之上。此不但是經商之道,亦是經國之道!君上若能如此行事,不出十年,百姓必可安居樂業。我中原必將是國富民強!”

李富將話一口氣說完,中原君已是拍手叫好,大叫道:“好!好!好一個經國之道!先生真乃是當世奇才!先生方才所言,字字句句如刀如劍,就像割在寡人的心上,痛且快哉!寡人何嚐不想讓百姓安居樂業,使我中原國富民強啊!先生方才所言強國之策,使寡人如夢初醒。我中原能有先生這樣的人才,是國之大幸!不知先生可願為國效力,在朝為官?”

李富聞言心中巨震,道:“多謝君上不殺之恩!君上愛民如子,真是罕見的聖主明君,李富願效犬馬之勞!”

中原君聞言大喜道:“好,先生快快請起。待明日,我便拜先生為相國,總領政事!”

李富聞言大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又馬上清醒道:“君上,草民隻是一介商賈出身,才疏學淺怎敢竊居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