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眾人聞言皆沉默不語。
確實,小峽城有三萬守軍,而大軍連續攻城拔寨,疲憊不堪。峽城一戰也損失了不少兵力。敵軍以逸待勞,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賈霸看出了眾人心思,說道:“諸位將軍,君上還有一道旨意,如果事不可為,不必強求。此番攻伐西穀,已是大勝了!”君上說:“諸位將軍連續攻城拔寨,已彰顯了我中原軍威。現在我軍疲憊,如若再與敵軍廝殺,我軍即使勝了,也是慘勝,得不償失。”
“君上已經擬好了書信,諸位將軍,隻要申屠老賊答應了君上的條件,諸位將軍就可班師回朝了,君上日夜期盼著諸位將軍凱旋而歸啊!”說著,從手中拿出了中原君寫給西穀君的書信。
慕容英雙手接過君上手書,對賈霸說道:“賈將軍,請回稟君上,老臣一定不負君上重托!”
卻說範延奉命再次出使南國,一路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終於在第三日午時抵達南國。範延也不等南國君召見,直接協重禮在宮外等候。
南國君此時正在逗著宋義獻給他的鸚鵡,聽聞範延又來了,南國君十分不解。心想:“朕前天剛剛答應了西穀使臣,出兵援助西穀,現在兩國交戰,中原君派此人來卻是為何?”
心下雖然疑惑,卻還是對那貼身侍衛說道:“傳中原使臣大殿覲見吧!”
大殿之上,南國君還是一如既往的微笑道:“先生,不知貴國國君遣先生來,所為何事啊?”
範延恭敬的對南國君行了一禮,道:“在下上次奉君命前來借糧,君上贈與我國國君珠寶錦緞,我國國君不勝感激。在下此番前來,正是奉君命準備了禮物,特來回贈君上。”
南國君聞言心中更是疑惑,嘴上卻說道:“中原君太客氣了,貴國有難,朕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範延卻說道:“君上能在我國最為危難之時,施以援手,雪中送炭,足見君上大仁大義。我國國君感激不盡,所以特命在下協禮物前來,回贈君上。”
說著,朝宮門外招了招手,隻見一人牽著一匹駿馬,一人雙手高高托舉著一柄寶劍,另一人手捧一張寶弓。
南國君見狀道:“不知此三物有何奇特之處?”
範延聞言道:“君上有所不知!此馬名為雪蹄烏騅,又名踏雪無痕。君上請看,全因這馬四蹄如雪,通體烏黑發亮,四肢粗壯有力,腰背壯碩平直,因此得名。此可日行千裏,奔跑起來快如閃電,踏在雪上亦不留痕跡!君上可喜愛否?”
南國君聞言大驚道:“世上竟有如此寶馬!”
範延不動聲色,又指著那柄寶劍說道:“君山請看,此劍名為禦龍!乃是鑄劍大師龍武子所鑄。相傳龍武子大師雲遊四方,見一處巍峨高山之上,雲霧繚繞,隱約化成龍形。瀑布於高山之上傾瀉而下,若飛龍在天。龍武子大師在山上尋得龍鐵一塊,又引瀑布之水於爐旁,乃成此劍。縱觀此劍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龍盤臥,因此得名禦龍!”
南國君聞言大喝道:“快快呈上此劍,朕要細細觀摩!”
小太監趕忙從範延手中接過寶劍,雙手高舉,呈獻給南國君。南國君輕撫劍身,又細細觀察了一番,道:“果然是舉世無雙的寶劍!”南國君一時看的出神,竟把範延和滿朝文武丟在了一邊,偏偏還沒人敢提醒,大殿之上一時鴉雀無聲。
過了好一會,南國君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對範延道:“先生,不知這弓箭,又有何說法?”
範延道:“此弓名為百鳥朝鳳,非力大無窮者開不得此弓。此弓配有三隻羽箭,就算是鐵板青石也能穿透。相傳上古時期一日,芷落見百鳥彙集於空,競相爭鳴,又忽見一巨鳥由空中俯衝而下。芷落尋到那巨鳥墜落之地,乃得此弓!”
南國君聞言感慨道:“受中原君如此大禮,讓朕如何安心啊!”
範延道:“君上嚴重了,前番我國有難,國君仗義出手,我國國君知恩圖報,君上受之無愧!在下這裏還有我國國君書信一封,請君上過目!”
小太監趕忙接過書信呈上。
南國君打開書信看去,隻見上麵寫道:“南君如晤,多謝南君前番贈予閻匡的禮物,閻匡不勝感激。今回贈些許薄禮,聊表感激之情!閻匡前番亦遣使往西穀,以禮相邀。然西君辱我中原使臣,欺我中原太甚。我中原先君亦是死於西君之手。殺父之仇,弗與共戴天!我中原此番出兵西穀,全因國仇家恨,不得不報!今南君為何要助西穀?閻匡實不願與南君為敵,如若兩國交兵,雙方將士死傷無數,閻匡著實不忍!望南君召回兵馬,以免有傷兩國和氣。若是南君執意要助西穀,閻匡隻有被迫與南君一戰,望南君三思!”
南國君看完信箋,一時呆住了,過了一會才明白過來,原來中原君送寶馬寶劍與我,是要我撤回援兵。隨即對範延道:“先生遠來,一路辛苦,且先回館驛歇息,中原君信中所述之事,待我與眾大臣商議之後,定會給先生一個答複。”
範延走後,南國君便讓小太監將手中的信箋傳與眾位大臣觀看,待大臣們都看過之後,南國君問道:“中原君信中所述,諸位愛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