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西伯利亞,雅庫茨克東北800公裏處的奧伊米亞康,說這裏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一點也不過分,年均氣溫-67.7度,廣闊的平原僅有將近500人在這裏生活著。
在距離北極圈僅僅三百公裏的一處平地中駐紮著一堆帳篷,這是一支科考隊,從隨著寒風舞動的五星紅旗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隻中國科考隊,對於為什麼在這冰天雪地的地方會出現一支科考隊,答案隻有他們本身知道吧。
“冷死我了,媽蛋。”一名年輕的考察隊員走出溫暖的帳篷,開始了一天最為煎熬的考察。這隻科考隊來到奧伊米亞康已經將近三個月了,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到處尋找遺跡,至於是什麼遺跡,考察隊員自己也不知道。這名考古隊員是考古學畢業的優秀生,年輕有為,相信給他一點時間,在將來一定能在考古界大展拳腳。然而就在畢業那天,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找到了他,問他願不願意加入一支由各個頂級尖子生組成的科考隊,開出的條件也出乎意料的誘人,年輕的考察隊員心動了,加入了這支不知哪位出資創建的科考隊,跟隨隊伍來到了這裏。
在中間的帳篷裏,那名組建這支科考隊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桌子前,手裏拿著一張照片,盡管帳篷裏光線有限,但還是可以看到中年男子的麵孔出現在照片中,照片裏男子的旁邊站在一個少女
“來這裏已經三個月了啊!”中年男子自言自語到,手裏憐惜地撫摸著相片,自從在美國的國會圖書館裏的一本殘缺不全的古書上看到關於奧伊米亞康的記載遺跡記載後,他便義無反顧地放棄了自己在國**食無憂的工作,毅然建立起這支科考隊,想要去發掘自己口中的真實的世界,朋友都說他瘋了,就憑那不知道誰寫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古書就放棄了自己奮鬥多年的成果,真的是瘋了,他不顧朋友的勸阻,毅然踏上了這片土地,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回到那個會為了自己夢想而不顧一切的熱血時代。
中年男子抬頭望向帳篷外麵,太陽正對著他,但是他一點也不覺得刺眼,畢竟這裏是連太陽也溫暖不到的“寒極”。
“也許我真的錯了,三個月了,一點發現也沒有,我是不是該放棄了?”男子自言自語到,雙手更加輕柔地撫摸著相片,他開始想起照片裏和自己合影的女兒。生活在遠在萬裏的中國,男子覺得自己這一生沒什麼好讓人羨慕的,隻有自己懂事的女兒是最讓他自豪的,男子的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在妻子的墳墓前發誓自己一定要照顧好女兒,但是女兒卻出乎意料的讓他省心,會煮男子喜歡的菜,幫男子洗衣服,把家裏收拾的井井有條,仿佛是女兒在照顧他,而不是他在照顧女兒。
“也許真的該放棄了吧,還是回去.”男子歎了口氣,“隊員們也應該開始煩躁了。”
“淩天教授,你快過來看看。”一名年輕的隊員忽然闖進帳篷。
“怎麼了?慢慢說。”淩天皺了皺眉頭,他對於這名隊員慌慌張張的樣子覺得很不滿,他覺得無論發生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冷靜的心態,這是身為考古人員最基本的素質。
“找到了。”
“找到什麼?”
“遺跡找到了!”
“什麼?”淩天手上的相框“啪”的一聲摔在地上,“找到了?在哪?”
淩天跟隨者年輕隊員來到遺跡的發現處,所有隊員都聚在這裏,形成一堵人牆,當淩天到達的時候,人牆自動分開了一個缺口。淩天走進一看,之間人牆中央有一個直徑大約三米的大洞,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洞中居然出現了一條階梯,階梯呈30°角一直向內延伸,就像一條深不見底的死亡之路一般,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如此寒冷的地方,洞裏居然往外湧出大量暖氣,幾名靠的比較近的隊員因為穿著厚實的衣物吹著暖氣,額頭已經開始出現大滴大滴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