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追逃與相同畫風(3 / 3)

“夥計們,快找穿深藍或藏藍西裝的高個子男人!不能讓威廉·布蘭德利和他的經紀人一起把我們耍個遍!”

“看!那裏有個藍西服的男人,戴著帽子,不停的往外跑!”

在幾百雙眼睛的掃視下,哪怕是人流如織的機場大廳,也經不住這樣的搜尋,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可疑的蹤跡。

亞蒙·高夫曼看到媒體們如潮水般重新追擊的方向,忍不住變了下臉色。

……

威廉快步的在機場大廳內疾走,同時沒忘記關注四周的情形。

察覺到大廳另一側出現了巨大的喧鬧聲,威廉沒忍住朝那邊望了一眼,當看到被圍在人群中央的猶太經紀人那棕色的發頂的時候,他就知道掩飾已經曝光了,於是迅速加快了步伐。

從幾米之外路過幾個手拿照相機的記者的時候,威廉低著頭,擦身而過的同時感覺這就像是拍電影一樣刺激——很多電影裏也出現過明星和記者的追擊戲,說不定那正是源自於生活。

‘如果我被發現,再來一段追擊或追車的戲碼,那就真的像在拍電影了。’威廉想。

一秒鍾後,他開始怨恨自己的烏鴉嘴。

“威廉·布蘭德利!”

“他在那兒!”

身後有人高喊,那聲音似乎由遠及近。

威廉的腳步僵硬起來,他猶豫了一秒鍾是該拔腿狂奔還是靜立轉身認命的被媒體纏上,可還沒等他做出選擇,就感覺一陣轟隆隆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幾十個扛著各種設備的記者從後麵追上威廉,然後擦著他的胳膊……跑過去了。

威廉都差點被這陣妖風刮的趔趄了一下。

跑過去了?!

當他看到人群的目標是一個有著毫無雜色耀眼金發、穿著湖水藍西服的纖瘦高挑男子的時候,他明白媒體們為什麼將他給忽略了,因為他們錯認那男子是他了。

簡直喜聞樂見。

雖然那後腦勺看著挺眼熟的。

……

“難道我們在拍《諾丁山》嗎?”沉重的打擊被消化後,有記者忍不住抱怨。

——《諾丁山》是今年五月份上映的一部由茱莉亞·羅伯茨和休·格蘭特主演的浪漫愛情喜劇,講述的是羅伯茨扮演的好萊塢大明星到英國去拍戲,和在諾丁山開小書店的平凡男人休·格蘭特之間發生的愛情故事,電影裏就有不少茱莉亞·羅伯茨遭遇媒體糾纏,並成功脫身的戲碼。

而剛剛在機場裏發生的那一幕,和電影裏的許多鏡頭神似極了。

記者們追上“威廉·布蘭德利”,結果那是“亞蒙·高夫曼”,他們追上一個穿藍色西裝的金發男子,結果那是蘭斯·羅德裏克……

沒人會認為在威廉·布蘭德利跨國航班抵達的這一天,蘭斯·羅德裏克也同樣出現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會是一個巧合,他們清楚的知道羅德裏克繼承人剛才的行為,就是在為好友充當□□。

穿一樣的西裝,同樣都是金發,還在媒體逼近的時候故作心虛裝模作樣走得飛快什麼的,嘖嘖。

他們有這麼可怕嗎?要這麼躲著他們!難道攝像機話筒照相機會吃人嗎?!——現場的記者在心中集體發出了咆哮,卻渾然忘了他們的數量足有數百人,其中大部分還來自口碑名聲手段都臭名昭著的八卦小報,這樣的陣仗,在沒有保安的護衛下,是任何明星都要心生怯意的。

其實身為羅德裏克繼承人,傳說中也是一位隱藏極深的億萬富翁,顏值逆天一張玩鬧似的精靈照引得無數迷妹魂牽夢縈的蘭斯·羅德裏克,他本人的新聞價值也是極高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媒體們在攔住他並發現那並不是威廉·布蘭德利後,卻不敢對小羅德裏克多做糾纏,甚至在對方一個冷淡的眼神下,猶如摩西分海一般自動讓出了一條道路,讓對方離開了。

不知哪個記者將剛才發生的比喻成電影《諾丁山》裏的情節,四周的媒體同行們不少都被逗樂了,但也有人自嘲地說:“是啊,威廉·布蘭德利就像電影裏聰明機智的茱莉亞·羅伯茨,而我們,不也和那群讓大明星在眼皮底下白白溜掉的愚蠢記者非常相似麼?”

記者們發出了第一千零一次無奈的歎氣聲:“威廉·布蘭德利,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啊。”

“是啊。”

“沒錯。”四周全部都是附和聲。

是的,又愛又恨,這就是此時媒體對於威廉·布蘭德利的感覺——他的身上永遠不缺少話題,比如他參加脫口秀節目時爆的那些料,讓影迷粉絲追根尋底津津樂道,比如和他關係非常緊密的hso網站,已經成為不少媒體蹲守好萊塢最新動向的重點網站之一,至於他的公司他拍的戲,更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威廉·布蘭德利似乎連一根頭發絲都連著整個好萊塢的娛樂神經,如果他想,可以隨時挑動全美娛樂狂歡。

但是,新晉威尼斯影帝身上最可恨的一點就是,他的想法和行為永遠充滿了不確定,他待媒體可以很寬容很友善,給他們足足能報道半個月還不重樣的頭條,也可能很冷酷很無情,就像剛才那樣,根本不給媒體看到他真實的蹤跡。

“為什麼我們不順便采訪一下小羅德裏克,或者是跟著他出去呢?他和威廉·布蘭德利肯定是要會合的,說不定現在他們就在同一輛車裏坐著。”《今日美國》的年輕記者不甘的建議道。

“蘭斯·羅德裏克不是好萊塢明星,他隻是個,額,商人,我們不應該隨便報道他,像是報道其他明星似的,而要適當給與尊重。”《紐約每日新聞》的同行隱晦提示。

“紐約上東區也有許多富商是社會名流,怎麼就不見你們也給與尊重,不再報道他們的離婚官司和股權紛爭了?我看紐約的報紙,倒有一半是靠報道上東區名流們的私生活生存的。”

“你知道羅德裏克集團雇傭了一整支律師團隊,在過去十幾年裏一直在告那些沒經過他們同意,卻私自刊登泰勒·羅德裏克和蘭斯·羅德裏克生活照片並爆料隱私的媒體嗎?”《紐約每日新聞》的記者冷嘲說:“那支團隊裏有美國最好的幾個專打名譽權、隱私權官司的律師,每一家不遵守羅德裏克集團規定的報社都被告上了法庭,雖然報社有憲法保護,羅德裏克集團沒多少官司能徹底打贏,但他們本來的目的也隻是拉長訴訟期,因為隻是漫長訴訟帶來的律師費就足夠小報社們破產了。蘭斯·羅德裏克被綁架那年,在他被解救出來之後,有幾家報社拍到了受驚嚇的小羅德裏克的照片,或是對綁架案冷嘲熱諷,認為那都是羅德裏克太有錢才招來的災禍,而那些報社,後來沒有一個例外,全被告到破產了,那是一場紐約媒體界的災難,無數記者為此丟了飯碗不得不重新投簡曆找工作。從那以後,我們在對待羅德裏克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可以拍幾張無傷大雅的照片,可以打打擦邊球,但絕不能對他們太過糾纏,除非他們自己願意。”

《今日美國》的年輕記者像是聽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他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我們又不是闖進他的家裏拍到了他的裸/照,隻是跟蹤采訪而已,我們行使的美國憲法賦予媒體的新聞自由的權利!

“你可以試試,年輕人。”幾個老記者交換了一個“他無可救藥了”的眼神,最後警告說:“如果給你的報社惹來官司了,別說我們沒警告過你。”

……

當蘭斯打開車門坐進來的時候,威廉終於明白丹尼·伯恩遲遲沒有發動汽車的原因了。

“我就說那個後腦勺看起來像你!”威廉用驚喜的目光打量著蘭斯·羅德裏克的全身裝扮:“怪不得記者們都朝你跑去了,我的朋友,你是特意來接我、為我解圍的?”

羅德裏克繼承人將威廉頭上的帽子拿下來,和西服顏色如出一轍的湖水藍雙眸安靜但銳利的打量了許久不見的好友一會兒,才略微點了下頭,說:“顏色不錯。”和他的發色非常相像。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蘭斯他的頭發很詭異的,是越長越淺的類型,少年時頭發裏還帶一點點的褐金,現在已經全無雜色了,像是找了最高明的調色師染過一樣,但其實隻有和他關係較近的人才知道,蘭斯·羅德裏克才是真真正正純天然的金發藍眼。

威廉看看蘭斯,再看看自己快垂到肩上的頭發,像是頭一次發現那顏色和好友的如此接近似的,突然摟住對方的肩膀,腦袋挨在一起蹭了蹭:“我們的畫風終於變得一樣了,我的朋友。”

“情侶發色/情侶裝,嗬。”丹尼·伯恩坐在前麵小聲嘀咕著,一腳踩上了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