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互訪交心(3)(1 / 3)

傑舜:所以我們要努力,我來了一個禮拜了,頭兩天,他們還查我們身份啊,懷疑我這,懷疑我那啊!經過溝通以後,群眾很快就了解我們了,我們非親非故,我們的學生有的是四川的,有的是福建的,還有浙江的,他們跑到這裏來幹什麼?是來學習,但在學習過程當中,就能夠把他們的知識用到你們身上,我做為老師就要教他們在這樣的農村調查,應該怎麼樣提出我們的建議。群眾剛開始不了解,慢慢的就了解,是吧?

童勝:嗯。

傑舜:昨天的會是開得最好的一次會,你剛好趕上。

童勝:是啊,我回來正好。

傑舜:你呢,跟童華的脾氣和性格不一樣。

童勝:我這個人就是實在,真的。

傑舜:童華人是很好,但說話就有點愛理不理的,有點調皮。

童勝:他有些話想說,又說不出來。

傑舜:所以那天我請他去吃飯,他也不肯來。

童勝:哦!

傑舜:昨天他很早就到這裏來了,說明他關心這個問題,不關心他就不會來,對不對?

童勝:是啊。

傑舜:我們這裏就是一個金山,怎麼賺到錢,就看我們自己怎麼去努力了。

童勝:是,龍林呢?

傑舜:龍林等下就不來了,中午我們到他那裏吃飯。

童勝:哦。

傑舜:早上我也跟他講了,如果你做得好,來這裏的遊客總會到你那裏吃飯的,一天三五桌是沒有問題。他的位置又好,將來就不是做小小的生意了,可能是做大生意了。

童勝:是啊。

傑舜:每天十來個人吃飯,都是很容易的,如果是十來桌的話,就有問題了,你的土雞、土鴨從哪裏來啊?這我們村就要從全村考慮了,是不是要發展養雞、養鴨專業戶啊?種瓜果菜啊?這些都要考慮啊,那如果不搞的話,我們要跑到錦鎮去買菜,那不是冤枉死了。

童勝:嗬嗬。

傑舜:你們談,我接個電話。

曉豔:你們今天的討論有具體什麼的方案嗎?

童勝:有個大致的方案就是我們搞一個魚塘,一個采摘園,一個餐廳。

曉豔:這些都是要占用土地。

童勝:是啊!

曉豔:有點難度啊!

童勝:所以想搞股份製啊,有多少田,就占有多少股。

曉豔:但是問題是很少有人願意一下子投資土地,除非你有一大筆資金補償,否則,他是不可能去搞的。

童勝:所以我們要從小做起了,一塊田一年能種六百斤,租下來,就補穀子給他。

曉豔:用租的方式。

童勝:如果他入股那就用那個田來算。

傑舜:你們自己都有分析啊,哪些戶比較容易說服的啊,哪些不太好分析。

童勝:目前我們也沒做過他們的工作,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

傑舜:大家都會考慮這個方案對自己是不是有利的。

童勝:所以這個方案一下子我們也不懂怎麼定,就覺得我們采的這個點是蠻好的。

傑舜:那我就跟你過去看,好不好?

童勝:可以啊!

為了弄清童勝“一個魚塘,一個采摘園,一個餐飲廳”之項目可行性,我特請他帶我到項目建設候選地考察。

冒雨走在泥濘狹窄田埂上的我們,時而駐足探路,時是東倒西歪前行。而在前引路的童勝,則是疾步而行,步伐穩健踏實。不管我們怎麼加快步伐跟上,彼此之間總有數十米的距離,也許童勝此刻的心情是“三百年太長,隻爭朝夕”。

十幾分鍾後,我們到了項目建設候選地。

曉豔:你這塊地離金山很近啊,而且很平啊?

童勝:嗯,是啊,我想在那塊地種點桃樹啊,可以看點桃花摘點果啊!

傑舜:就在這裏啊?

童勝:那邊那塊。

傑舜:這裏現在都是田啊,要搞一個壩?

童勝:是啊,要搞一個壩,就在這個上麵蓋一個小竹樓。

傑舜:那邊是?

童勝:是公路。

傑舜:那裏麵本來是起小房子,別墅的,但是現在停下來了,那這個壩修在哪裏?

童勝:就是從那邊做起。

丘文榮(以下簡稱文榮):那邊有個橋。

曉豔(小聲問丘文榮):你怎麼懂橋?

文榮:我都來了幾次了,掃墓的時候。

童勝:就是在那邊做個壩,那個壩就做到山邊,這邊是一個河溝。

傑舜:哦!這個魚塘就有幾戶人家在那裏?

童勝:是啊,就是幾戶人家的啊。

傑舜:隻能到這裏的!

童勝:這是到溝的,那邊有水的,通到那另一邊去的。這邊這個采摘園就很寬了,這片都是童華的地。

傑舜:他的地好大啊!

文榮:金鍾果園。

童勝:可以種點桃樹啊。

傑舜:對啊,一片桃樹種出來,賞桃花。

實地考察結束後,我們又沿著狹窄彎曲的田埂走回村裏。進村後,我們的訪談工作,在龍甲家裏繼續進行。

傑舜:你們就是搞魚塘,搞種植,竹樓,這是立體綜合規劃嘛,第二呢,現在目前就是涉及了八戶人家。

童勝:到魚塘那裏就八戶人家。

傑舜:八戶人家,多數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童勝:我們沒有田在那邊的。

傑舜:那誰的田?

童勝:就是童明他大哥、二哥的田,水木、水楚、漢口這幾戶。

傑舜:你的沒有?

童勝:嗯,我沒有。

傑舜:這是一個。那第二個呢?如果搞,你們有沒有討論過用多少資金?

童勝:還沒詳細,最主要的是他們能讓我們做,如果不同意,我們也是沒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