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科學推斷(1)(1 / 3)

你懂的知識越多,遇到的麻煩越少。

數學,物理,天文,化學,將這些知識熟練運用到思考中,所有撲朔迷離的表麵都無法遮擋你的視線。隻要你掌握了科學推斷的方法,就可以透過困惑與假象,撥雲見日,直達犯罪事實。

陽光中的彩虹

雨後,天空出現彩虹,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大街上逐漸熱鬧起來。忽然,尖銳的報警器聲音在街上響了起來,循聲望去,原來聲音來自一家銀行。隻見一個蒙麵人從銀行裏麵衝了出來,混進大街的人群裏。

警察火速封鎖了現場,並且根據銀行職員的描述,抓住了三個嫌疑犯,他們都為自己作了辯解。

疑犯甲說:“我當時在銀行對麵,聽到報警聲,就過來看熱鬧。”

疑犯乙說:“雨停了以後,我在馬路邊欣賞彩虹,可是陽光太刺眼了,我看到銀行旁邊有一家眼鏡店,就進去買了一副墨鏡。”

疑犯丙說:“我路過銀行的時候,外麵下起了雷陣雨,隻好在裏麵躲雨,沒想到遇見搶劫。”

警長做完了筆錄並讓他們簽名後,對身邊的警員說:“我已經知道誰是罪犯了,因為剛才有人在撒謊,把自己的罪犯身份暴露了。”

是誰說了謊暴露出自己的罪犯身份呢?

推斷:

因為彩虹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太陽的正前方,所以看彩虹的時候,是不可能看到太陽的,更不會感到陽光刺眼。由此可以推斷出是疑犯乙的供詞暴露了他的罪犯身份。

懸空的自殺

卡羅是一位左腿被截肢的老人,這個冬天他被吊死在寓所裏,一天以後才被人發現。屍體距地板有很高一段距離,如果是自殺的話,現場應該有凳子一類墊腳的物件,可是沒有找到。因為卡羅隻有一條腿,他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跳得那麼高的,更不可能在空中把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所以,警方斷定是他殺。

唯一的疑點是,卡羅在死前兩個多月曾投了高額人壽保險,所以有保險欺詐的嫌疑。從現場看,房門是從屋裏鎖上的,完全處於一種與外界隔離的密室狀態。保險公司為慎重起見,就委托拉姆偵探事務所進行調查。

偵探拉姆來到警署查閱了現場檢查記錄,他從中發現,在死者腳下有一個空的紙質包裝箱。現場的警察認為:卡羅不可能踩著空箱子上吊,如果箱子裏裝著冰,踩上去就塌不了。可是,箱子上和地麵上又沒有水痕。

那麼,卡羅到底是踩著什麼上吊的呢?

推斷:

卡羅是利用了幹冰的特性。他就是用那個紙包裝箱作為上吊的墊腳物的,不過,他在箱子裏放了一塊幹冰。幹冰非常堅硬,可以放心地當凳子用。同時,由於幹冰的升華現象,當屍體被發現時,幹冰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箱子和地板也不會濕。

手足相殘

晚上,芬格探長坐在酒吧的櫃台前喝酒,在酒吧快要打烊時,店主的弟弟走了進來。

“嘿!遠道趕來,喝一杯吧。”店主兌了一杯摻有蘇打水和冰塊的混合威士忌遞給了弟弟,而弟弟卻不喝。芬格是這家酒吧的熟客,所以知道他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最近正為亡父的遺產繼承權打官司,所以弟弟怕被哥哥害死,處處小心提防著。

看到弟弟這麼提防自己,哥哥有些不悅:“特意給你兌的,你怎麼不喝呢?怕我在酒裏下毒嗎?那好,你要是信不過,我先喝。”說著,哥哥拿起酒杯就喝下去一半,然後才把酒杯遞給弟弟。

弟弟看到哥哥喝了之後並沒有什麼異常,也就打消了疑慮,小心翼翼地端起酒杯,慢慢地品嚐威士忌。

可是,第二天的報紙上卻登出了弟弟在昨晚因為食物中毒而突然死去的消息,看到這突如其來的事件,芬格探長也是驚愕不已。不過,芬格探長仔細思考了一下,就識破了這惡毒的殺人詭計。

那麼,弟弟是怎麼中毒的?

推斷:

哥哥在冰塊裏下的毒,哥哥喝酒時冰塊還沒融化,而弟弟喝得比較慢,當時冰塊已融化在水中,所以會中毒。

深海探案

在太平洋某處水深40米的地方,有一個美國水生動物研究所。那裏的水壓相當於5個大氣壓。研究所裏有教授貝爾和三個助手A、B、C。

一天,吃過午飯,三個助手穿上潛水衣,分頭到海洋中進行研究調查。下午1點50分左右,陸地上的科學家來到研究所,一進門,他驚恐地看到貝爾教授滿身鮮血地躺在地上,已經死去。警察到現場勘察,發現貝爾是被人槍殺的,作案時間在一點左右,凶手就是這三個助手其中之一。

可是三個助手都說自己在12點40分左右就離開了研究所。

A說:“我離開後大約遊了15分鍾,來到一艘沉船附近,觀察一群海豚。”

B說:“我同往常一樣到離這裏10分鍾左右路程的海底火山那裏。回來時在一點左右,看見A在沉船旁邊。”

C說:“我離開研究所後,就遊上陸地,到地麵時大約12點55分。當時我與行政小姐在陸地辦公室裏一直聊天。”行政小姐也證明C在1點鍾左右確實在辦公室裏。

聽了三個助手的供詞,警察說:“你們之中有一個說謊者,他隱瞞了槍殺教授的罪行。”

你能推理出是誰槍殺了教授嗎?

推斷:

C是槍殺教授的凶手。因為研究所在水下40米深的地方,大約有5個大氣壓,要想從這樣的深度遊向海麵,必須在中途休息好幾次,使身體逐漸適應壓力的改變。15分鍾是遊不到海麵的,C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