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梁辰等人一路上打著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偶爾會到山賊比較多的地帶從他們手上搶奪一些財物,而路過一些較為貧瘠的村落,都會分出一部分的錢糧給予村民,經過某些縣城聽聞有惡霸或不良地主欺負打壓百姓,梁辰他們就會找上門,將這些地方惡霸豪強土地主狠狠教訓一番,威逼他們說出收放錢財的地方後,再將這些人的所有錢財取盡,撥出一部分散發給曾經都受過那些惡霸豪強欺壓的百姓。做完了這些事情,梁辰一幹人就會在縣城中購買一些日常用品,然後駕起馬車,運著屬於他們的所有糧草錢財出城離開,出城時還賞了兩大吊錢給守城門的衛兵伍長拿去與其手下兄弟去喝酒。那伍長見收到那麼多錢,當然是樂嗬嗬地讓梁辰四人駕著四輛馬車緩緩出城去。每經過一縣,梁辰他們都是如此這般的行事,將得來的錢物都會分出一部分給當地百姓,剩下的就收入囊中積累錢財。而梁辰他們所過之處從不留名,那些收益的百姓隻知道是四個穿著華麗的少年,但還是有部分百姓知道其中一個身穿白衣、樣貌俊朗,英氣外露的少年,被其餘三個少年叫作辰大哥,於是,那些收過梁辰等人分予他們財物的百姓都將梁辰四人稱為解救百姓的仁義四俠,四人中隻有梁辰的名字暴露了一個“辰”字,讓百姓得知,所以有時候說到他們四個人,往往一些百姓隻會以“辰少俠他們”來代表梁辰、周倉、裴元紹、張牛四人。久而久之,一些被梁辰他們洗劫過的惡霸與山寨匪首、土豪地主了解了些梁辰等人的情況,亦在道上的消息裏捕獲了一絲梁辰等人出沒的痕跡,於是乎,一些還剩幾個錢,對梁辰四人恨之入骨的主,在花上大筆錢財請了好幾個在江湖上比較小有名氣的殺手刺客,去取梁辰四人的性命。讓那些花錢雇刺客殺手的主想不到的是,當他們找去的那些殺手追尋到了梁辰四人時,也正是那些殺手沒命之日。
行程五日路,梁辰等人已進入了陳留地界,在這一路上,梁辰收留了七十數人,有二十餘人皆是十數歲的孤兒,最小的十歲,最大的也就十六七歲左右,剩下的三十數人則是都些二十出頭的青壯流民,還有二十餘老弱婦孺,這些人都因為會稽妖賊許昌造反,自稱“陽明皇帝”,聚眾數萬;反朝廷自立。從會稽一路流落至豫州避難,前天正被梁辰等人遇上,梁辰讓這七十數人做自己的仆人家丁,自己就管他們吃喝拉撒睡,本來就餓了好幾天的五十多號人聽到隻要跟著梁辰,就有飯吃有地方睡,那還不願意,於是所有人連忙點頭答應跟著梁辰,做其仆人家丁等等。見七十多人答應了,梁辰就與周倉三人給他們分配了一些食物,後來到了一小鎮上,就給眾人換了新衣衫,又買了好三輛馬車,讓那些老弱婦孺都坐上馬車,除了馬車外還買了五輛牛車讓他們去坐,那些青壯有的則充當趕車郎,但還是有十餘個要步行,見此,梁辰卻叫周倉取十多把三尺長的尖刀分配給那十餘人,讓他們作護衛,緊緊跟著馬車牛車兩側走。來到陳留地界時,梁辰眼看天就快要黑了,想要進城住宿是不可能了,於是,找了處適合安營紮寨露宿的平地,吩咐眾人道:“大家,今晚就在此露宿一夜,明天一早就趕路進城去。大夥現在立即安營紮寨,篝火起灶,準備晚飯!”
“是,大公子!”眾人連忙應聲道。說完立即紛紛忙活起來,老的少的年青的,一起動手安紮營寨帳篷與篝火照明、做晚飯。這七十多號人都叫梁辰為大公子,而周倉、張牛、裴元紹則稱為二、三、四公子,四人一路上掠奪了不少財物與糧草,現在又多了七十多人的夥食,錢糧也慢慢在減少了一小部分,但一天一天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等到了某個縣城中,再將一些人安置好,就帶上一些願跟自己北上投軍的人,往北而去。
沒用多久時間,眾人合力架起了好幾頂大帳篷,煮熟了一些小麥粟米之類的糧食,還有些肉食,酒水,一一分到了每個人的手上,梁辰與周倉他們四人的份量是最大的,其他人都是一樣剛剛好夠一人吃用的份量。梁辰養的兩隻幼虎,他自己也親自去用花錢買回來的一些馬奶喂予給它們。等眾人吃過晚飯之後,夜已是黑漆漆的一片,野外四處還時不時傳來一兩聲的狼嚎,草叢中亦響起不斷地蛐蛐叫聲。梁辰眾人吃過飯後,一些老弱婦孺白天裏趕路實在太累了,將做飯的用具什麼收拾好,都回到自己所安置的那頂帳篷內休息。而那些青壯與少年,五十多人則被梁辰與周倉等四人叫了聚集在一起,準備教一些入門防身攻擊的格鬥術給他們,眾人走了那麼多路,都很累的,本想著也回帳中早早睡覺,奈何被梁辰叫集,隻好放下了想要睡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