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個長者的兒子,到大海裏去尋找沉香,很多年才積累到一車的沉香,他將這一車的沉香拉到市場上去販賣,卻因為沉香的價格太貴,很長的時間都沒有人買他的沉香,長者的兒子由此內心苦悶,他看見那些賣木炭的商販很快就將整車木炭賣出去了,心中便想:我現在賣了這麼久的沉香都沒有人買,我還不如將沉香燒成木炭後再拿去賣,這樣應該能夠很快賣出去的。長者的兒子想完,就將自己好不容易尋找到的沉香燒成了木炭,之後他將燒成炭的沉香拉到市場上去賣,最後卻賣得了不到半車木炭的價值。這個故事比喻,世間一些人剛開始修行時,為了證悟佛的果位到處拜訪高僧大德學習不同的修行方法,並精進的依法修行,修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毫無進展,又聽別人說修行證悟佛的果位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是一般人可以堅持下來的,於是就失去了繼續修行證悟佛果的信心,生出了退卻之心,聽別人說阿羅漢的果位比佛果容易證得,於是就去發心證悟阿羅漢的果位,想要盡快的解除生死輪回的痛苦,這就如同那個長者的兒子將貴重的沉香燒成木炭售賣一樣愚癡,這些修行生出退心的人也是這樣花了那麼多的功夫到處求法,最後卻退墮到去證悟阿羅漢果位實在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