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流的大學柯漢林(1 / 1)

我們都盼望著中國早日擁有幾所世界一流的大學。

因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對於一個民族、國家以至整個人類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難以估量的。中國人不太容易產生這種認識,但哈佛的學生卻很有這種覺悟,他們常趾高氣揚地叫喊:“先有哈佛,後有美國!”

我們更多的是從大學本身來呼喚一流大學的誕生。不管如何,這總是一件好事。

然而,何為一流大學?進入“211工程”就算一流?規模大就等於一流?

據有關資料,美國十所世界著名大學曾達成共識,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重要標準:一是對區域經濟和國家經濟起重要推動作用;二是對區域和國家的文明與文化作出指導。一般認為,世界一流大學,至少應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培養出國際著名的重大影響的傑出人才;第二,師資隊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師級學者;第三,有一批世界領先水平的學科;第四,科學研究領導世界潮流並產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第五,為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包括對文化、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像哈佛、斯坦福、耶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劍橋、東京大學等,都是世界一流大學。

拿第一個條件來說,這些大學都培養出一些重量級世界一流人才,如其中獲諾貝爾獎的,牛津二十七人,哈佛三十七人,耶魯十三人,小小的加州理工學院竟有二十四人!至於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政治家、銀行家、企業家更是層出不窮。

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就,實在不能不令我們產生強烈的距離感和急起直追的緊迫感。但是,僅僅著眼於大學規模的“擴張”,無疑是淺薄的。

“規模”與“一流”這中間並無必然聯係。加州理工學院隻有兩千多名學生,規模不大,卻擁有領先世界的實驗物理和航空技術等重要學科,而且培養了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

如果我們為“規模”而降低要求去“擴張”,勢必造成大學整體水平的下降,而且正如陶人在《東方文化》發表的文章所指出的,可能性帶來“道德邊界”的喪失而保不住大學的基本尊嚴,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也就無從談起。

一所大學能否成為一流大學,關鍵還是管理體製、人文環境、師資隊伍、學術風氣及校長素質等。

大學應有大學的精神和品格,她應以理性和良知為支柱,而不是由金錢與權力來主宰;大學應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聖地,她不容許學術腐敗、學術亂倫;大學應是富於原創性的時代精神子宮和產生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搖籃,而不是曆史知識的轉換器或“他者”知識的加工場;大學應對社會文明與文化起指導作用,而不應被動地由社會來引導,大學應充滿當下關懷和終極價值追求的精神,她與犬儒主義、極端功利主義格格不入;大學教師應是做學問的學者,而不是“社會交際家”、“學術活動家”;大學校長應是“大學精神”的形象代表和優秀的教育家,而不是政客……

如果審視一下我們的某些大學,人們不能不發問:我們大學的“大學精神”是否缺失?我們應如何重建大學精神?一所大學如果失去了寶貴的大學精神,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從何談起?

——這裏,我和陶人的文章一樣——也表達一點對於當今大學的焦慮。

【作品賞析】

目前,國內大學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現在的大學裏,幾乎每個係都是英語係。”因為當代大學生們除了每天讀幾個不沾邊的英語單詞之外,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這固然與現代社會對英語的需求有關,然而,真的是到了除了英語便無其他任務的地步了嗎?

我想這與我國的教育態度是有關係的:隻要社會現在重視什麼,我就給你“生產”什麼,卻從來不會向前考慮一下前方需要什麼,民族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

一時有人對我們說,我們國內要拉動消費,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最好就進行大學擴招。

於是,我們便不顧一切地擴大大學規模,擴招生源……教育態度呢,卻依然是那老樣子,資金不投入,學風不注重,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除了考試(筆試)可以“易如反掌”之外,什麼創造力、生產力、學術氣氛……都不在乎。

所以說,我們的“大學精神”本該還有一點的,隻不過在我們盲目的擴招下,把本來不多(又沒人肯給)的辦學經費都給分出去了。結果大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比如大學城都有了)。

真正拿得出來見光的學科、人才、管理體製、人文環境、師資隊伍、辦學設施……都沒有了。因此說,規模並不是一所大學的出路,我們所要做的是在實際中多有一些創造罷了,我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