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卻因為少見而變得不平常。母親是靠掃大街供養兒子的,讀大學的兒子來幫母親掃掃大街而已。
這居然就成了新聞,成了令人注目的新聞。母親因為母愛而偉大,兒子因為孝順而動人。
然而,麵對記者的采訪,母親戴著厚厚的口罩,始終不說出兒子的姓名和就讀的學校;在記者的鏡頭裏,母子倆也隻留下讓人產生無數聯想的背影(8月8日《華商報》)。
這位沈陽的母親,畢竟還能以掃地來供養讀大學的兒子,比起許多連賣血也養不起子女讀大學的父母,已經是幸運的了。
她更幸運的是,兒子居然能如此體恤母親的艱難,不是說幾句感激的話,不是買幾包滋補的藥品,而是拿起掃帚,和掃大街的母親,並肩地掃起了大街,——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讓母親寬慰的了!
兒子是好樣的。當這陪母親掃大街的大學生,在這大街上準時出現的時候,人們感受到了母愛與親情的力量,也體味出了勞動的光榮與神聖。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影響,造就了這樣的一個懂事的兒子?
它作為一個社會並不多見的樣本,促使全社會去思考,勞動的意義與勞動者的價值究竟在哪裏?人們對一個能這樣做的兒子表示讚許,是因為許多兒子不會這樣做;人們對這樣的一個母親表示羨慕,是因為許多母親得不到這樣的幸運。
如果父母為沒能給孩子闊綽的生活而負疚,有些孩子就會因得不到闊綽的生活而嫉恨父母;如果學校因學生出身的卑微而歧視學生,有些學生就會因這種歧視而遷怒父母;如果社會沒能給勞動足夠公平的待遇與評價,有些學生就會因此對父母的勞動失去應有的理解與尊重。
母子倆能扛著掃帚,向著大街坦然走來,足見他們心地的健康與純淨;但他們終究不能坦然地麵對鏡頭,隻給人們留下遠去的背影,又讓人們感受到,要讓這樣的健康與純淨,能在社會中找到立足之地,依然任重而道遠。
抱一盆水,給父母洗腳,這終於成了許多學校留給學生的作業;要是能讓孩子扛上掃帚、鋤頭,陪父母一起勞動,這樣的作業,興許更能讓孩子感受父母的艱辛,體會勞動的價值,感受公平的意義。“沒有環衛工人,市民就像生活在垃圾場一樣”,這樣的道理,幸虧做兒子的大學生懂,他坦然地和母親掃起了大街;但希望學校的老師也能懂,他們就不會根據門第,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更希望全社會都懂,不會再出現“不好好讀書,以後就讓你去掃大街”的教子之術……隻有這樣,這對可敬可愛的母子,才不會給人們留下遺憾的背影。
【作品賞析】
新聞已經是舊了,再也沒有人會知道這偕影而來的掃大街的母子的名字和故事了。而我們的街道依舊需要有人來掃,特別是需要像這對不願透露姓名的母子一樣的人來掃,用其純淨而健康的心靈去感染整個社會的條條大道。
感動常在我們身邊,作者說得很對,這隻是極為平常的事,讀大學的兒子幫母親掃街道而已。兒子替父母分擔一些勞務本是天經地義的,然而當媒體把它作為新聞來報道後,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可見這本該是天經地義的事在我們的生活裏已經少見,少見才多怪。媒體想把這少見的母子的姓名公諸於眾,以便讓更多的人們記住他們,然而這又讓人們想到了母子的思想理念。
在我們現在的大學校園裏,和這對母子一樣命運的學生其實很多,但並非每個母親都像這位母親這樣幸運,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兒子可以幫自己掃大街,“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讓母親寬慰的了”。然而,這樣的“榮耀”,作為一個平凡得隻是一個清潔工的母親又如何承受得起?!
“沒有環衛工,市民就像生活在垃圾場一樣”,大道理誰都懂,然而我們在享受著城市潔淨的同時又有幾人會想到那對時常在大街上掃地的母子,他們內心的健康與純淨如此高貴,又有幾人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