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百年壽誕(1)(1 / 3)

一九八二年的陰曆十二月初一,李溝河的老壽星李東方老人就要整整一百周歲了。

李溝河有史以來還沒有誰能夠活到百歲的記錄和傳聞,所以,這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值得慶賀的大喜和大吉的事情。更何況老人家身康體健,耳聰目明,那就更讓人咋舌、更讓人倍感稀罕了。

幾年前,李海已經升任柿莊公社的黨委書記,他想在老人百歲生日那一天好好地為爺爺喜慶喜慶。李海在忙完全公社一年一度的總結表彰大會之後的第二天,興衝衝地回到了柏村,一進門就喜滋滋地跟東方老人商量:“爺爺,今年咱公社是一個特大豐收之年,剛好和您的高壽百年之喜湊到了一起。我爹在朝鮮為國捐軀後,我娘一直守著寡,守了您和我多半輩子。到您老生日的那一天,咱讓我娘也高興高興,您老看行不行?”

東方老人捋著銀須,心裏一動。老人若有所思地說:“海,你是咱公社的一把手,按老話說,論公,你應該是咱柿莊人的父母官;論私,你是我的孫子。

在事情上你不能弄混啦。父母官給自己的爺爺搞壽慶,驚動了公社裏的大小官員我不依;孫子給爺爺拜壽,卻是天經地義的,也理所當然!現在改革開放了,有些事情看重和恢複了過去的一些老傳統,老講究,我渾身的圪圪縫縫都讚成。

可是,咱家大小也算是一個官宦人家,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也不準攪擾鄉民。

我的話,你小子聽透徹了吧?”

李海見爺爺不但沒有發火,而且同意為他搞百年壽慶,很高興。但是,李海摸不準搞壽慶是怎麼個範圍,怎樣個搞法。他揣著小心試探著問:“爺爺,我懂您老的意思,就是說不能勢勢揚揚地去大搞。爺爺,您的意思是這麼一回事情吧?”

孫子的話,老人的耳朵裏聽得很受用,心裏也滿意,全身是那種喜模喜樣的神態。不過,老人還是用斥誡的語氣對孫子說:“人活七十古來稀,我活了整整一百年,到現在還聽得見,吃得香,腦子也沒壞,更是稀上加稀。可我要明白地告訴你,壽慶上來的人,隻能限製在咱們柏村。旁人——你小種敢多叫一個,你,我輕饒不了。”

壽慶的規模,李海的小九九本來就沒有超出老人所說範圍的奢望,和爺爺想的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個規格。聽爺爺說得既明白也透徹,李海很興奮:“爺爺,我的意思也和您老想得一樣,咱們就來他個全村人參加的小壽慶,來他個全村人的大聯歡。一來讓全村人歡喜一場,二來您老德高望重,也不會有什麼負麵影響。這麼個樣子的辦,我看挺合適。”

東方老人沉思了好長一會,臉上帶出了無可奈何的神色:“海,你小種也別高興得太早,更不要逞自己的什麼能。柏村人?我怕你小種再有多大的能耐也叫不全哦。”

李海的心中已有底:“爺爺,您是說咱村在外邊的人吧?”

東方老人摸一把自己的寬闊額頭,又在古銅色的臉上用雙手從上到下摩挲著。老人一邊做著動作一邊從手縫裏露出他那兩隻雖然不大卻炯炯有神的老眼看著孫子,點著頭:“對,是有這麼個講究。你小種能做得到嗎?”

李海信心十足:“爺爺,長治和晉城地區的人,這幾天,我打電話已經全部都告訴了。在外省的三家我在一個月以前就都去了信,到時候,他們準會回來。”

老人又點了點頭,對孫子有點滿意:“海,算你小種還能辦個事情。你爺爺活了一百歲,臨了前就是想見見自己村裏現在還活著的每一個人,見不全也要見個大概齊,這樣,才能稱我的心哦。外省的三家,哪怕一家回來上一個人,讓我見見就好,我就是立馬去死,也能閉上我的老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