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金星獻策衛神庭,太子妝身輔玄女(1 / 3)

太平天尊證道

卷一劈山全傳

第七回金星獻策衛神庭,太子妝身輔玄女。

詩曰:

因果報應不爽,老天最是公明。

功有賞罪有罰,莫道法裏無情?

上回說到太白宣旨,金花太子回道“原來是太白祖師,恕小輩無禮,暫不能接旨。”金星道:“這是為何?”二郎答道:“不知聖旨何意,我不敢冒領,請祖師先講個明白,我再接旨不遲”。金星笑說道:“好是聰明,吾已稟奏天主,你確實是金花太子,如今天主命你先隨雷公電母助你舅父降龍,後若能輔助玄女平定黃天君之亂,驅逐金烏之害,則你母親將被赦免,這旨你可願接。”

楊戩自思:臨行前師父叮嚀隻許立威,今聽外公命我去降龍,定是天君有難,天君畢竟是我舅父,怎能不去相助。想罷,說道:“願接願接,隻有一事不明?”太白叫他說來,楊戩說道:“眾神上仙不信我乃青蓮公主之子,怎麼仙長一來,便知我是金花太子?”太白笑道:“你可曾記得初到楊萊,你父為何在門口等待?”

楊戩一聽,原來他就是八年前向父親托夢的那位白發老人,跪禮口稱恩人,太白宣讀聖旨,二郎大拜接旨,起身道:“煩擾仙長了,小兒告辭。”說罷,收了寶刀,回了神獸,跨上坐騎,前方有雷公電母帶路,去往南區張天君處。

到至張天君處,楊戩從北門而入,但見兩條巨龍,空中盤旋飛舞,頭尾亂撞,爪牙亂抓,隻聽轟轟幾聲,把那前殿倒塌,磚瓦亂丟,慌得許多仙官趕緊退入後殿,其中有一身穿黃袍的想必是張天君了。

雷公電母跪道:“奉天主之命,有金花太子前來相助。”此時的張天君哪裏顧得是誰,隻下令道:“傳令下去,一切天兵聽從太子調遣,快快降住妖龍!”金花太子楊戩接令,隨帶了許多天兵天將,前去大殿捉拿妖龍。那大殿之上,許多陳設的器具已打得七坍八倒,四分五裂。

金花太子豈會懼它,一拍日月獸,口出蓮花,從百寶袋中拿出一把畫戟,衝向那兩條巨龍。莫說那妖龍不識得畫戟,那當時的眾天兵也不識得,或許這件兵刃與後世的方天畫戟有些聯係吧。

那巨龍不敵太子,一直被趕到下界,去了東海,正要躲下水底,那海水卻宛如銅澆鐵鑄一般。兩龍不得下去,抬頭一望,方知是那位神將施的法力,兩龍一齊大怒,各現人身,手挺寶劍騰空而上,直攻太子。太子不慌不忙,展開畫戟,力敵二龍。戰有二十回合,二龍漸漸支持不住,雌龍先顯原身,向東飛逃,那龍也跟著逃來。

太子哪肯相舍,率領兵將,苦苦追趕,看看相去不遠,抽出兩枚神彈,一手提著一枚,撒手向二龍打去。道聲”著“,兩道金光落在兩龍頭上,但聽轟的一聲,兩個龍頭早都著了一下。打得他們火星四冒,頭腦疼痛,幾乎跌下雲端。

太子詫異道:“想來他們修煉已久,有些道行,所以支撐得住,如今索性用飛劍斬他,看他們怎能抵擋得住?”想著,便把口一張,突有一道白光,飛向兩龍腦部,冷氣颼颼,寒風凜凜。光起處,兩龍兀自打了個寒噤,那劍光剛近龍身,猛聽得轟然一聲,滿天忽然起了一層紅光,把太子的劍光逼退二十多裏。同時聽得紅光中有人喊道:“太子卻慢,這兩個畜生罪犯天條,將來自有報應。現在卻有用他們之處。”一言未畢,太子麵前早站定兩位仙人。原來二龍大有來曆,有詩為證:

一聲震海動,身有萬年功。

借身孝子身,將來稱君龍。

二爪攥山鬆,修成千年紅。

苦修道法修,日後尊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