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天道體(1 / 2)

經閣中的一樓遍布著一列列的書架,上麵存放的是“引氣期”和“粹靈期”的功法,以及修真總綱,包括一些修真界的異聞之類的書籍。

一樓的書卻是用一種奇異的紙質製成,刀槍不傷,水浸不透,火燒不著,據說這隻是最低級的典籍,僅供低階門人使用。修真界中還存在著幾種很特殊的資料儲存方式,但那些儲存資料的器具,必須要有足夠的修為才能使用,低階門人是沒什麼機會接觸那種東西的。

林致遠進了門,便在門口附近牆上的目錄表看了一下,挑出三本書,一本是介紹如何從“煉體期”突破到“引氣期”的功法,一本是“引氣期”的修煉功法,名字極俗,就叫《引氣訣》。

這兩本書的字不多,林致遠隻翻了一遍,發現自己居然記了個七七八八,翻了兩三遍,就把兩本書都記住了。他以為是額頭處那神秘的寶物讓他的記憶變強,其實並非如此,一般人修煉至先天境界,記憶力總會大幅度提升的,很多突破煉體期的修真者都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算下時間還有不少,林致遠便翻看第三本書,名叫《修真境界綜述》。

顧名思義,這本書講的就是凡人修煉成仙需要經曆過的階段。

分別為“煉體期”、“引氣期”、“粹靈期”、“築基期”、“開識期”、“凝丹期”、“移識期”、“返照期”、“啟源期”、“凝神期”、“補神期”、“煉虛期”、“入道期”、“渡劫期”、“證道期”、“化仙期”,一共是二八一十六個階段,每階段還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小階段。

書中對這這些階段的介紹極為詳盡,但“築基期”後麵的階段離林致遠太遙遠了,他隻略略一看而已,最關注的,卻是“煉體期”、“引氣期”、“粹靈期”和“築基期”這四個階段。

書中介紹,所謂“煉體期”,就是強化體魄,調養內息,運氣打通全身經脈,打通生死玄關,最後全身真氣由後天返先天,先天真氣凝煉成霧,自動循著全身經脈運行,滾滾不息,就達到“煉體期”的顛峰境界了。

而後,借用先天境界的靈覺,感應到天地間靈氣的變化,以先天真氣引動天地靈氣,可以施展各種玄奇的基礎法術,更可利用天地靈氣開拓丹田,進一步強化肉身,這便是“引氣期”的境界。

“引氣期”之後是“粹靈期”,可以將天地靈氣進行粹煉,去蕪存菁,轉化成為與身心意誌最契合的“本命靈氣”。

“本命靈氣”是修真者的至寶,可以用來延壽、療傷、治病、施法、製符、煉丹、煉器、禦器、布陣,還可以用來頤養元神,輔助修真者施展神通,極其重要。

然後就是“築基期”,所謂“築基期”,是利用“本命靈氣”徹底改造肉身,轉換血脈。如果築基成功,就能蛻去凡胎肉骨,煉就一副仙胎道骨,徹底改變自身的資質,擁有媲美上古大神通者的根基與資質,擁有修仙問道的資格。

如果築基失敗,就仍然是凡夫俗子,除非再次築基成功,否則不論修煉任何功法,都難有寸進,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從沒有人能在築基不成功的情形下修煉成正果。所以,無人敢對築基不重視。

據書中所述,近萬年來,修真界中築基最成功的例子,是兩千八百年前的張紫元——他本是凡胎俗體,資質平平,但築基成功之後,竟變成了傳說中的“先天道體”。

這“先天道體”裏的“先天”和“先天真氣”裏的“先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凡人所謂的“先天真氣”,指的是人體落胎之前,於母腹中,體內蘊含的本命真元,又名“先天一氣”,是人體生命力凝聚而成的生命能量,人人都有,其與整個人的生命、靈魂、心神、意誌都是最為契合的,即使不用意念引導也能自行運轉,自行增強,絕不會走岔道,更不可能會走火入魔。

但嬰兒落胎之後,這先天真氣就會變濁,需要意念加以引導才會運轉,否則就會沉滯在血脈中。這種真氣則稱之為“後天真氣”。先天境界與後天境界的區別就在於這裏。

而修真者和仙人所謂的“先天”,指的卻是盤古開天辟地之前,混沌未判,清濁未分,天地未開的時期,此時稱為“先天”。而盤古開天辟地之後,就稱為“後天”。

所謂“先天道體”,指的就是盤古開天辟地之前,混沌未判時就已存在的道人肉軀,乃是混沌孕育出來的血脈,與盤古乃是近親。

有這種道體,一旦修煉,進境便是一日千裏,永無境界瓶項束縛,永無心魔之患,無論進境多快,都無需擔憂根基不穩,成仙得道,那是指日可待。斬屍成聖,那也不完全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