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
一尊 狐狸與抹茶聖代
二尊 名言低潮期
三尊 龍神之戀
四尊 年複一年
說書
後記
說書
無論任何時代,人的心中都是有所祈求的。
有的人祈求豐收,有的人祈求子孫滿堂,有的人祈求自己能夠有個幸運的人生。縱使現代科學發達,淨暗【注:經過淨化,屬於神明的時間及空間。在夜裏舉行神事時,去除穢氣、充滿清淨之氣的黑暗環境。】已從世上逐漸消失,但是舉凡考試、就業、結婚等等,人的祈求依然無窮無盡。在日本,接受這些祈求的容器之一即是神社,而神社裏祭祀的,便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神明。
然而,翻開古書一看,縱使貴為神明,也會為了丈夫花心而生氣、懷疑妻子腹中的孩子是否真是自己的骨肉、落入兄長的陷阱、在姐姐家中大鬧,甚至潑糞泄恨等等,軼事不勝枚舉。這些軼事究竟有幾分為真?為了眾神的名譽,在此姑且不提,但這至少足以證明,神明並不是凡人心中描繪的那種能夠實現所有凡人心願的完美存在。
「神因人敬而增威,人因神德而添運。」
這是貞永元年(西元一二三二年)製定的「禦成敗式目」【注:鎌倉時代製定的法令。】中的一段文字,說明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原本是相互提升、相互扶持的。
然而,如今這個天秤失去平衡,神明成了單向傾聽人民祈求的存在。
結果,眾神的神力衰退,有的神明回到高天原,有的神明如同春天的融雪一般消失無蹤。
勉強留在人間的神明也失去了原有的力量,自身難保。不知凡人可知道此事?
如此這般,接下來我要記錄的,是生長在這種現代日本,辦喪事時請寺院的和尚來念經,聖誕節大啖蛋糕和烤雞,正月又去神社初詣的一般家庭裏的某個凡人。他也和其他芸芸眾生一樣,隻會單方麵地求神拜佛。
不,他甚至沒有打從心底相信神明的存在。
對於身為神明的我而言,人類和從雲間落下的雨滴、隨季節凋落的樹葉或吹拂過的微風並無不同。但是在我漫長的記憶中,他留下了一點鮮豔的色彩,因此我姑且寫下他的故事,聊以自娛。
直至我的鱗片褪去色彩的那一日為止——
若這個故事能被傳承下去,落入後世的凡人手中。
那也會是,無常人世中的一大樂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