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局裏的李漢霞,是負責外調的。”
鄭先生同他們倆人,握手寒暄後,蘇銘請他坐下,然後告訴他自己昨天還在看前年他的舉報信和調查的案卷,當年因為沒有查到證據,這個案子就擱了下來。在他之後也有人舉報過現在的商業局長馮純吾,還是因為沒有掌握證據,案件調查不下去,今天自己同小李一塊到這邊辦事,於是想到他們單位離這不遠,也許可以見一麵。不知這一年多來,他是否發現了什麼足以證明馮純吾確實貪汙受賄的證據,以便重新啟動這個案子。
五官算不上很端正,而且有點口吃的鄭洋非常感謝蘇幹部對自己舉報信的重視,他一直稱蘇銘為蘇幹部,李漢霞告訴他,蘇銘去年就被提升為科長了,現在是局裏的骨幹力量。鄭洋立刻改稱蘇科長,很遺憾的是自己一直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證明馮純吾貪汙受賄。但他以黨性人格作擔保,馮純吾從副局長到局長的這幾年百分之百地有問題。當初馮將自己從財務處調整到後勤處,安排自己的人掌管財務,也正是為了防止外人掌握自己違法犯罪的證據,關鍵部門安插的,都是馮純吾信得過的人,現在各單位有小金庫,是公開的秘密,而馮純吾絕非僅僅是肆意揮霍小金庫的錢的問題。小金庫其實也是有賬可查的,以前的局領導從不調動財務人員,就是為了保證小金庫的錢,在領導層相對還是透明的,個人不容易侵占。
馮純吾將財務處,全換上了新人,目的是最終將小金庫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馮以後若取諦了小金庫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馮以後若取諦了小金庫,將來就沒有人能查清楚他到底貪汙了多少錢,就更別說他這幾年受賄了多少。
馮對鄭的舉報是有察覺的,盡管沒有公開地指責過鄭,但局裏什麼事都把鄭排除在外,連該他這個科級幹部參加的會,馮都從來不通知他參加。
蘇銘仍然強調,自己需要的是證據和線索,否則無法重啟這個案子。隻要反貪局一著手調查這個案子,馮純吾就會知道,如果查二次都查不出問題來,顯然會對市裏的正常工作產生不良影響,這是現在的反貪局程局長最擔心的。
蘇銘陪鄭聊了一個多小時,鄭不能提供什麼新情況,蘇和李準備同鄭告辭時,鄭還是懇求他們相信自己馮純吾百分之百有問題,現在市裏要求清查各單位小金庫,馮很有可能借此造假賬上交小金庫的錢,那至少會有一二百萬被馮貪汙,以後就沒法查這個問題了。
蘇銘相信,馮若有問題那也決不止是貪汙的問題,貪汙和受賄是一對孿生兄弟,貪汙的人一定也受賄,所以即使馮貪汙小金庫的問題沒有暴露,將來在別的問題上也會暴露出來,讓鄭以後隨時與自己聯係。市裏在統一清理小金庫現時,這個階段他們不宜介入,隻有等市裏的統一清查結束後,如果馮純吾仍然設立小金庫,他們才可以介入調查。
和鄭洋分手後,李漢霞也認為馮純吾一定有問題,蘇銘告訴她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線索和證據。並叮囑李漢霞回局裏別聲張這件事,別還沒開始調查馮純吾就搞得滿城風雨。漢沙這幾年商業發展迅猛,幾家大的集團由漢沙向全省布局發展,馮純吾風頭正勁,調查馮隻能小心翼翼地進行。
為了搞清楚宋樹理受賄問題,蘇銘和李漢霞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去了解,宋樹理主持的學校的工程項對外招標的程序,他知道對工程操作的程序了解的越多,越有利摸清問題關鍵所在。把其中的利害關係搞清楚了,就可以證明宋收的那二十萬不是什麼借款,隻不過是假借錢進步之手拿取“應該”在利益鏈上宋本人應得的那一部分。蘇銘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沒有他搞不清楚的問題,隻不過是要花多在功夫,耗多少時間而已,這也正是程界民格外器重他的原因。並將他當作是自己的班底自己的實力,領導的本領再大,沒有得力幹將沒有可用的人才無濟於世。程界民從副局走到正局的崗位上,提拔的第一個人就是蘇銘,也是唯一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