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又是一年元宵佳節(1 / 2)

正月十五元宵節!

記得小時候每當十五過完,我們才會去動筆寫作業,哪怕成山的作業還沒開始寫。那時候我們在過年的這半個月是不會去做自己不愛的事,隻因母親對我們說,過年的時候你做什麼一年裏就會一直幹這些事。於是,我天真的相信了,我的任務就是怎麼開心怎樣玩,以寓意我來年都輕鬆快樂。其實母親是希望我們在新的年裏開心快樂成長,因為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屬於我們這個年紀,如果有人說你這是貪玩,說母親這是寵溺,我可以理直氣壯的反駁他,這些都屬於我們這個年紀該有的。

正月十五如期而至,並沒有什麼特征,便悄悄的到來。

我今年已經沒有像往年一樣,陪著父母去樓下放煙花。不知怎麼回事,人越長大越沒有小時候費勁千辛萬苦得到一樣東西或者看見一樣東西那麼有驚喜的感覺。而今一切驚喜都被貼上小兒科的標簽。

是啊!我究竟是多麼迫切的希望自己長大,以至於要將兒時的一切斬斷。

煙花並沒有變,甚至比以往的花樣多,更是色彩斑斕,五彩繽紛般,但是此時,並沒有兒時的那般快樂。現在陪伴最多的還是感傷,無論是春晚節目,還是一些類似於逗樂子的節目,總能讓我找到淚點,使得自己眼眶濕潤。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難道現在青春將盡的年期,感傷是屬於我這個年紀的感情嗎?難道天下間一切開心的憂愁的事都成了我這個年紀感傷嗎?

哎!可能是我們知道微笑過後便是寂寞,我們經受不住寂寞的考驗,所以便不想去經曆微笑。

再沒有兒時想笑便不顧及別人的心酸,戳痛別人的痛處來讓自己開心,想哭便依偎在母親懷抱大聲哭叫。

現在不行了,現在是成年人了,痛楚要自己一個人承受,沒有人安慰,因為我們理解了兒時以戳痛別人而開心的痛苦,不輕易的將自己的苦與難說給別人聽,萬一人家在飯後談論起來,會更加的難受,所以一切苦惱都會選擇自己去承受。

想想父母,他們也不希望我們不快樂,不開心。而我們自己也不希望父母在為自己擔憂,所以一個人的悲傷就讓一個人承受。父母年邁,為我們操勞大半輩子,我再讓他們為我們傷心,擔憂,便是我的不孝。

記得小時候偷偷的問母親要上五角錢,約上小夥伴風風火火的跑出去買上一袋麻辣小吃,我們會選擇量多的,好讓小夥伴們都吃上,不過最終誰也不能吃舒暢,不過那時候學會了分享。

麻辣小吃,現在想想依舊有流口水的欲望。現在有錢了,即使依舊喜歡,卻不能約著小夥伴們一起去了,因為我們長大了,好像這些兒時的愛好不應該是現在的我們該有的,於是我們便又學會了忍讓。如果說一個人連自己的欲望都控製不住,還談什麼成長?

一早起來,母親便問我晚上元宵節吃什麼,說實話一到每年的這天晚上,最痛苦的莫過於父母了,因為兒女都長大了,很難團圓一次。團圓是父母親盼望多少年卻依舊沒能實現。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們一家人都沒有團聚過,每次都會少那麼一位。但是我們卻一直將“家”放在心中。我大姐在四川南充,而我家卻在新疆居住,這20多年來正月十五沒有團圓過,想想父母能有幾個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