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風動竹影(1 / 2)

天色漸暮,本來下午遊湖的人就少,到此時夕陽斜照更是無人坐船遊湖。小荷在幾個渡口徘徊了幾次,一個下午隻渡了一個人,數了囊中一眼即可數盡的幾粒銀裸子,她歎了口氣,便將船往村口的渡口劃去,載著滿船的夕陽與一簍嫩荷葉而歸。

還未下船,胡嬸就扯著嗓門遠遠地招呼著:“小荷你大壯哥今日打了不少魚,他讓我給你送兩條,你快過來取。”

“謝謝大嬸,您今天賣的菜還有剩的嗎?”小荷一邊將船劃得飛速,一邊回應道,話盡時,她的人已經到了渡口。

“還有,我這就拿給你。”胡嬸俯身從旁邊的菜簍中拿出一把蘆筍,另一隻手中還提著兩天鮮魚。

“胡嬸這蘆筍我要了,魚您留著。”小荷將船泊好之後,走到胡嬸麵前,隻接過了蘆筍。

“你這孩子,天天隻吃這些蔬菜!”胡嬸責備道:“你也該為小淩想想,他的身子受得了嗎?”

“胡嬸,蘇大夫說了,小淩不能吃魚,您與大壯哥的好意我心領了。”小荷並不想進行這個話題,將六枚銅板放到胡嬸的菜簍裏,就準備走。

“他不能吃,你能吃啊,這是你大壯哥的好意,你就領了吧。”胡嬸將銅板放到兜裏——她已經說了很多次這菜是賣不出去才送給她的,不要錢,但是每一次小荷都一定將錢給她,她不收,她就將錢留在她的菜簍裏,次數多了,她也就習慣了她這種客氣的生疏。小荷走得並不快,胡嬸挑著菜簍連趕了幾步就追了上去,“你現在也不小了,又一直與小淩相依為命,早就該找個人家嫁了,你看你大壯哥長得雖沒有那些拿著扇子的小白臉好看,又沒讀過書,但是人踏實又肯苦幹,還有一門手藝,最要緊的是對你對小淩都那麼好,我和你胡大叔都頂喜歡小淩的,你嫁過來之後,我和你大叔收他做幹兒子,一家人來照顧他,總比你一個人又養家又照顧他要來得好吧,再過個一年的,你生個大胖小子,一家人歡歡喜喜和和美美的多好。”胡嬸絮絮叨叨地說著一些有的無的,小荷卻一句未回,埋頭趕路,到了一個岔路口,小荷停了下來,道:“胡嬸我要回家給小淩做飯了,您回去跟大壯哥說一下,他的好,小荷都記在心裏了。”

看著小荷的背影拖動著夕陽,胡嬸在原地將一聲“唉”歎得和小荷的影子一樣長,才挑著菜簍走了另一條小路。

穿過一個小竹林之後,小荷便到,家是一間雅致而簡陋的茅草頂竹屋,每次屋外雨潺潺,屋內亦是細雨如簾,刮風時,屋外竹枝響奏,屋內亦是風穿堂,有時候風大了點就卷走了屋頂上的一層茅草,平日有雨時,屋內就會有些寒冷的潮氣,小淩就抑不住猛咳,寒冬時節竹屋內的寒氣更甚,小淩更是一兩個月都難以下床。可是她不能帶著小淩搬離這裏,因為對於他們難以再找到一個長久的落腳之處。

小荷推開木門時,小淩正坐在窗前的竹椅上看書,椅子上還墊著一床薄毯。夕陽從窗子外落進來,落在少年的臉上,給少年清瘦雪白的臉勾勒出一抹刺眼的棱廓。少年聽到門“吱呀”一聲響,便從書中抬起頭,對著小荷笑,因為常年臥病,少年十分的瘦,穿著灰衣貼在椅子上仿若一片灰色紙。

“小淩,我去做飯了。”小荷將背簍放下,見幼弟精神要好些了,心裏有些歡喜,從簍中取出蘆筍,在眼前揚了一下,又道:“我今天給你做蘆筍炒肉好不好?”

“好。”小淩簡略地回答道,想了一會兒,才開口叫住已經走到廚房門口的小荷:“姐明天帶我坐船遊一下西湖好嗎?”

“嗯,出去轉轉也好。”說完小荷便進了廚房。

先將藥放到罐子裏,生火,小荷才開始做飯,炒了一盤蘆筍和一盤去年過冬還剩下的土豆。

小荷將飯端在桌子上,又放了好碗筷才開口叫小淩過來吃飯,那時已是月上竹梢頭。

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會過上這般單調而又平靜的生活,縱使那時大多數時候也如現在般,但是那時在平靜之下又有多少的驚天波瀾。而如今,是真正地平靜下來了,觀青荷竹影,聽風動竹聲,賞山間月色,擁湖上清風,雖有時會為小淩的病擔憂,會因身無分文而窘迫,也有時會煩惱每餐吃什麼,會擔心天下雨將自己曬的荷葉淋濕......但是現在簡單的生活有時又令人那麼滿足,比如小淩咳嗽的次數比以前少了,也鮮有咳出血的時候,又比如一天渡了四五位遊湖的客人,有時候還簡單到今天胡嬸送來的菜比昨天的要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