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見竹,對它四季翠綠,通直不彎,自持獨立的生長姿態便心動不已。你看見了麼?所有竹從破土之日起,便一直堅定地向上生長,幹雖不粗壯,卻始終揚首望青天,虛心又委婉地矗立在冰雪寒冬或者狂風驟雨中,有節骨有氣勢。
這使我聯想起高級檢察官郭功,認識他接近二十年,他的樂觀幽默,頑強獨立的性格總像個勵誌者,讓同事領導敬重並喜歡他。他很有人緣,與紀檢這個得罪人的差事聯係不起來,他在自治區檢察院紀檢監察崗位工作十八年,查的盡是自己人,卻波瀾不驚的出了名。
最出名的是他患了癌症,十七天後笑著出現在大家麵前。
放羊的孩子
郭功生於寧夏鹽池縣高沙窩郭記坑村,童年是在饑荒和窮困中度過的。苦難的往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家裏九個姊妹,他排行第五。因為窮,營養差,長到五六歲了,又黑又瘦不會說幾句話,經常遭到大人孩子的嘲諷貶斥。他的哥姐弟妹跟他不一樣,能說會笑的,到了上學年齡都背個書包進學校了,唯他傻呆呆地看著周圍景色沉默寡言,對外界的冷嘲指責無動於衷。父母絕望的以為這孩子完了,此生既上不了學也活不出好人了。可總不能把這個不殘不啞的孩子扔掉吧?父親是生產隊的羊把式,專門負責喂養公家的三百多頭羊,他每天清晨傍著星星趕羊進山吃草,傍晚沿著落日趕著一群羊回家,父親不忍心看著自己孩子受欺負,決定帶在身邊一起牧羊。於是,六歲的郭功懷揣糠米窩窩,裹著破衣爛衫,開始了放羊生涯,這一放,便是八年。
八年時間,在少年的心裏,似乎充滿艱辛。
有時,苦難限製了人的視野,壓抑了人的個性與夢想,苦難可以造就一個人亦可以毀掉一個人。卑微的人在苦難麵前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絕望、逃避、自暴自棄;另一種是堅忍頑強,呈現生命的倔強。事實證明,郭功屬於後者。
跟著父親放羊的第三年,母親病重,父親把三百多隻羊交給郭功,摸著他的頭傷心地抬頭看天,生活的重擔壓在十歲孩子肩上,可以麼?父親盤算放一天羊能夠掙十五個工分,全家人的口糧就靠這些工分啊!可父親必須去照料家裏另一個生病的人,那是他的妻子,全家的另一根頂梁柱,他不得不走。
隨即,父親又放心了,放羊的日子,父親發現郭功較真用心,哪裏草肥水美,哪隻羊在哪裏吃草?他全知道。幾年來,在他眼裏傻乎乎的兒子,還編了順口溜:“放羊一條棍,回家一條線”。即讓羊兒上山時豎直緊挨著走,回家時橫著排成排,這樣,便於牧羊人看得清楚,羊兒不易丟失。眼下,羊兒長的又壯又歡實,兒子可以獨自挑擔子!父親把羊鞭放到兒子手上,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之後,年少的郭功早出晚歸獨自牧羊。
誰也無法相信,放羊的日子裏,空曠的天地間,郭功學會了看天氣;學會背誦百家姓;學會了識字寫字,學會了算術,還學會了放聲唱歌。一次閑暇,郭功看見父親比平時興奮,哼著歌兒幹著活兒。他仿佛明白父親為什麼高興?每年隻有提前拿到隊裏分的一點工分錢,父親才會如此手舞足蹈,這錢全家可以買點急用的東西或者添補饑饉的生活。他湊上前問:爹爹你有好事了?父親瞥他一眼隨口說:你懂個啥?他也隨口說:隊裏給咱家分了預分款了!父親驚訝:分了多少?見他遲疑,父親說兩元的票子二十二張,猜吧!郭功立即答曰四十四元。父親張大了嘴,一百個不相信地打量著兒子,這孩子竟然會算術?他欣喜地喊來全家人:快來看,出怪事了。郭功為了讓父親更加高興,他往全家人麵前一站,揚起笑臉自豪的表白:一百之內的加減乘除我全會,我還會寫字!他蹲在地上,一口氣在土地上寫了三十幾個字,把父母和哥姐全震住了。父親急切而好奇地問:跟誰學的,如何會的?郭功得意地說:跟那個上過私塾,家裏有書的堂哥學的。
原來,另一個隊裏住的堂哥也在山上放羊。每天,羊兒臥在草坡上,哥倆躺在草地裏,堂哥用樹枝畫一個粗粗的豎線,中間踩個腳印兒教郭功:看,這是蘿卜的“卜”;將胳膊一伸說:這是大,大小的大!郭功起初學的是象形字,逐漸,他不用圖形也會認字了,是從堂哥教他背誦“百家姓”,教他“人之初,性本善”開始的。
堂哥是他的啟蒙老師,而郭功對知識的渴求和今後不斷的努力進步,即從此時起步。
常常是將羊兒撒在山坡上,他便反複練習學過的字,大聲念、天天寫。將羊兒加起來再減掉,堂哥告訴他三個五是十五,十五除去五便是三,整天用這個方式數羊,郭功的“數學”滾瓜爛熟。父親懊悔了,早知你如此聰明,早該送你去念書。十二歲,他被送去上學,是班裏是最大的孩子。上了兩年學,遺憾的是“文革”來了,學校停課了,他被迫再去放羊,轉眼十七歲。
偶然的機會,公社中學招學生,郭功悄悄去考試,作文考第一,他被錄取了。上中學時他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還廣泛閱讀政治、曆史、文化書籍,願意獨立思考,渴望發現問題,探索真知,追求真理。又是兩年,仿佛命運隻給他兩年的學校時間,又將他遣回到勞動中。
給夢一把梯子
人生既有燦爛的陽光,也有淒冷的風雨,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勇氣麵對。苦難有非凡的意義,生命有崛起的尊嚴。
有夢想便有動力,回鄉挖渠、整地、拉糞、播種、收割。郭功樣樣幹在別人前頭,農閑時,他給鄉親們念報紙辦牆報,編節目,唱毛主席語錄歌,自娛自樂,表現出卓越的文藝組織才能。他內心一直欲在親朋鄉鄰麵前證明,自己不傻,是最聰明最能幹的青年。
之後,隨著日月推移,他當會計、當農業學大寨專業隊隊長、民兵營長,調到公社當幹部,任團委書記,獲銀南團地委表彰,成為鹽池縣知名團幹部,加入黨組織,一切都順理成章。
1981年,鹽池縣檢察院恢複重建,第一任檢察長從報紙上發現了一個叫郭功的小夥子,會寫文章才華超眾,便想方設法把他調到了檢察院。
寫新聞,報道檢察院的工作,把郭功推到了黨支部書記和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他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一件一件把瑣碎的行政工作幹踏實幹圓滿,讓鹽池檢察院摘得了全區基層檢察院基礎建設第一名桂冠,他個人連續三年獲先進工作者。
1986年,反貪局辦的一件行受賄案子贓款找不到,關鍵證據拿不下來,嫌疑人是位有權有人脈的人,因為受賄事發已被刑拘,法定期限逼近,如果無證據撤案,檢察院沒法對社會交代,會蒙黑!檢察長急了,把郭功叫來說:這個案子你去辦!
郭功沒有辦過經濟案件,缺乏經驗。難道知難而退?這不是他的風格。他翻閱著辦案材料陷入沉思,一遍遍考慮著可行性辦案計劃,不得其果。旋即,他想到了直擊要害的辦案措施,搜家!他明白私闖民宅如果一無所獲,後果依然嚴重。沒有猶豫,他組織力量即刻搜家。俗話說一人藏物百人難覓,他的強勁上來了,不放過任何細節,終於從一個破自行車的車把中搜出了捆成卷的三千元現金。證據麵前,嫌疑人低下了頭,交代了受賄的事實。案件起訴後,被告被判三年徒刑。此案的成功,讓郭功名聲大噪,縣組織部要調他,檢察長不放,把他推到了反貪局長的位置上。
六年中,郭功專啃硬骨頭,拿下了幾十件大要案。其中端了一個窩案,貪汙數額大,被告人數多,涉及多名領導,阻力之大,超出他的想象,各種關係時常纏繞著他,送禮的要求手下留情的白天黑夜騷擾他,害的他東躲西藏。為了順利拿下案件,經常三天顧不上睡覺,回趟家吃著妻子端來的揪麵片,吃著吃著便睡著了。實在太累了,他甚至坐在椅子上便進入夢鄉。兒子病了,顧不上!父親病逝,顧不上!他一次次將家事推給妻子和弟妹照管,自己衝在辦案一線,直到犯罪人被執法判刑,這才緩一口氣進入下一輪工作。
他的剛正不阿拚命工作,被寧夏電視台直至中央電視台報道過,理所當然,他被選為全區優秀偵查能手,榮譽紛至遝來。此時,他不知道年輕氣盛,也會遭到小人的排斥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