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千,不周山下紅旗亂。
1930年6月,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提出一整套"左"傾冒險主張,使黨的事業遭受重大損失。黨的六屆三中全會糾正了李立三的"左"傾錯誤路線,恢複了黨、團、工會的正常工作。下半年,國民黨意欲一舉消滅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部隊,便加緊了反共活動。
鄭坤告訴冷少農,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了實現登上大總統寶座的野心,實行了兩項政治措施:一是調動軍隊肅清共產黨,對我中央蘇區實行全麵淸剿;二是召開國民會議,製定約法,通過操縱國民會議選舉他為大總統。為了拉攏張學良,蔣介石委任其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還把張學良的夫人收為宋美齡的幹女兒。蔣介石詭計多端,為發動反共,還組織湘鄂賴像等省的土豪劣紳,冒充鄉民代表,打著請願團的旗號,到南京中央黨部請願,要求政府發兵剿匪。
冷少農認為,蔣介石打敗"馮閻桂聯軍"的是張學良的力置,他想當總統,同樣利用張學良。
何應欽被委任為武漢行營主任兼湘鄂賴三省剿匪總指揮。蔣介石調兵遣將,準備對中央蘇區發動圍剿,並口出狂言,聲稱要在三個月內消滅紅軍。軍情緊急,冷少農和南京地下黨的同誌心急如焚,想方設法獲取準確情報,並火速向黨中央彙報。
1930年12月,蔣介石到達南昌行營,12月7日召開剿共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第三軍閉總指揮何成浚、第六路軍總指揮朱紹良、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等十餘人。
蔣介石任命張輝瓚為前敵指揮長,魯滌平為南昌行營主任,張輝瓚、通道源、羅霖為一、二、三縱隊司令,率七個師又一個旅約十萬人馬,采用"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對中央蘇區發動軍箏"圍剿"。敵第一縱隊由十八師張輝瓚部和新編二十師許克祥部組成,兵力兩萬餘人,集中於豐城、樟樹,沿贛江進攻新淦,峽江之紅軍,以吉水、吉安、永豐為目的地。敵第二縱隊以五十師譚道源部和獨立十四旅劉夷部為主力,駐新建、萬壽宮一帶,向瑞河、高安、新喻、清汀,的紅軍攻擊,以新喻為目的地。七十七師羅霖部、新五師公秉藩部為敵第三縱隊,結集在高安、上高,大軍指向分宜、袁河之紅軍。
同時,國民黨特懸賞五萬元緝拿"匪首"毛澤東、朱德、黃公略、彭德懷等。
事關重大,情況緊迫,冷少農、錢壯飛等為得到準確的軍事情報,動用一切關係,在秘密戰線展開艱苦的鬥爭。
軍政部長何應欽在辦公室正在做著"努力鏟共"、"大獲全勝"的美夢時,12月24日,紅軍在江西寧都縣小布村外一個河灘上,召開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大會主席台兩側掛著一副格外醒目的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裏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標誌著這次反"圍剰"按照毛澤東的遊擊戰略進行反攻。不到數日,國民黨第十八師中將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張輝瓚就被活捉,心情分外愉悅的毛澤東,抽著繳獲來的"麻雀"牌香煙,填寫了《漁家傲,反第—次大"圍剿"》: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峰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礙。
二十萬軍重入精,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千,不周山下紅旗亂。
這次圍剿行動,國軍首戰失利,前敵總指揮張輝瓚被俘,一個半師被殲滅,蔣介石大發雷霆。對於那些低估共軍作戰能力的國民黨髙級將領而言,圍剿行動的失利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
1931年1月7日,黨中央在上海召開了六屆四中全會。這次會議是在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的操縱下強行召開的,會議選舉毫無實踐經驗的王明為政治局委員,並取得黨中央的領導權,實行新的"左"傾錯誤路線。會後,我黨工會的領導和江蘇省委機關的負責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等同誌立即召開會議,反對六屆四中全會的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