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擬聲詞重疊等。

當然,這幾個方麵不足以涵蓋莫言小說語言的全部。我們的意圖是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逐步深入、全麵地研究莫言小說中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

研究莫言小說語言中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依賴於對他的作品語言的深入細致的調查

和分析。我們以《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力作》(共20冊,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中的小說作品(含中長篇和短篇小說)為研究對象,從莫言語言運用的實例出發,盡量通過語言事實說明他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不作過多的理論敘述。因為“事實勝於雄辯”,研究作家作品的語言藝術或修辭技巧,如果沒有語言事實作基礎,一切都是空話,對於幫助人們正確認識作家及其語言藝術毫無益處。從另一方麵看,我們選取六個專題研究莫言小說中的修辭方法和技巧,也隻是對莫言作品的語言藝術的局部研究,因而不是全麵的,且每個專題中的研究也不是全麵的,甚至由於考察的角度不同,有的專題還有交叉現象,希望得到讀者的諒解。

研究莫言小說中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的目的是什麼?我們覺得有幾點值得一提:一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中的語言運用一定有其鮮明的特色和高超的語言藝術,近年來學術界不乏對這些的深入探討,但是還沒有形成共識,也就是說,學者們研究莫言作品的語言藝術,都是出於自己的體會和認識,發表自己的觀點,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對莫言作品進行係統地深入的研究,探尋莫言運用語言的一般規律,以給人們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二是倡導語言實際運用研究的一種風氣,即研究作家作品,或者說研究文學語言應該從具體在作家作品出發。在修辭學界甚至語言學界,對作家作品,尤其是正活躍於文壇的當代作家作品重視不夠。應該說,莫言是當代作家的榜樣,莫言所取得的文學成就也值得學者們研究。我們認為,研究文學語言,不能離開作家作品,不能離開作家們鮮活的語言實踐,不能離開當代文壇的湧動的語言浪潮,尤其是對當代文壇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更應該著力研究。如果能真正弄清莫言小說語言中的語言藝術,對文學語言研究的貢獻應該說是巨大的,意義也是深遠的。第三,提高人們的語言鑒賞能力。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小說的語言到底好在哪兒?他的語言藝術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麵?他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和技巧有哪些?人們鑒賞莫言小說語言?應該從哪些方麵入手等等,要回答這些問題,除了應具備相關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對莫言小說語言做一次全麵的梳理,必須通過他的作品中語言實例,分析了解他的語言實踐,從而總結出一些規律,以期使認識更加深邃,理解更加全麵,判斷更加準確。

研究莫言小說中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是我們從事語言教學和研究、語言學習和實踐的需要。從語言教學的角度看,我們應著眼於當代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事實的觀察和理解。現代漢語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語言現象,尤其是當代作家作品,是我們考察這些新現象的園地,不注意鮮活的語言事實,我們在語言教學中就缺少了一些生氣和活力。比如說,我們在語言教學中所使用的例子,如果還是幾十年前的例子,還是陳舊、俗套的語句,不僅不能收到教學效果,而且根本反映不出現代漢語的當代麵貌。從語言研究的角度看,研究有代表性的作家的語言藝術,是語言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這個部分,我們的語言研究就是片麵的,就是“缺胳膊少腿的”。從語言學習和實踐的角度看,研究莫言小說中的語言運用方法和技巧,掌握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使用語言的“秘訣”,對提高文學欣賞水平、強化語言運用能力,也是不無裨益的。

鑒於上述目的,我們組織中南民族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學專業部分碩士研究生,組成莫言小說語言專題研究課題組,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完成了這部書稿。我們希望它的出版,像一塊石頭投入莫言作品語言研究的河水,能夠濺起細細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