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軒問著:“你可會做賬?”
“縣中賬目小人一看便清!”
葉文軒滿意點點頭:“你可願為我之文吏?”
“小人願意,拜謝大人!”又是大禮參拜。
葉文軒手一指,一絲白色射中小老頭,白光閃爍,再看時,小老頭身軀凝實不少,身上的衣服也變成文吏公服。
雖然品級不高,但小老頭還是喜氣洋洋,仿佛升官財似得,滿臉喜色,先拜謝葉文軒,又和李萬見禮。
葉文軒又看向書生,隻見他一臉茫然,又有點驚奇之色,見葉文軒看過來,一鞠躬,說著:“學生周禮,見過尊上!”
頭頂一根白中泛紅的本命,可以和李萬相比。
葉文軒知道這人就是所謂的儒士,也就是大戶人家的讀書人,他們大多是世家大族或寒門子弟,有些特權,比如白身就可以見九品以下不拜。隨意問著:“你家住何處,死因為何?”
周禮牙齒暗咬,說著:“晚生乃北雲縣周家之人氏,是在縣外踏青時不慎失足墜崖而亡,不想成了鬼魂,又被惡鬼騷擾,已疲憊不堪,本想自生自滅,多虧尊上屬下相救,望尊靈派人送晚生歸入家內,以後必有厚報!”
周家乃縣中大戶,與吳家、鄭家、王家並稱為北雲四大家。家家都有祭祀了成百上千年的祖靈鎮守,氣運雄厚,祖宗庇護之氣甚足,隻要不遇大群凶鬼圍攻,就是無礙。所以還可以出來踏青遊玩。
但既然成鬼類,還想回家族?不說縣城有官氣仙氣鎮守,鬼不得近。就是給他回到族內,也必定魂飛魄散。葉文軒冷笑,這麼多日來,經過多方打探。他對大族之祖先靈也有了點了解。
祭祀時,必須目標明確,最好有著名號,這樣才可保得祖靈真靈沒有祭祀錯誤,而且祭祀的祖靈也不能多,否則祖靈會應香火不夠而互相吸食維持不住,就會消散。大戶人家,最多供養三名祖靈,再多也沒有。
而一族死去之人,加起來總有千千萬萬,那下場:死的,也隻有當孤魂野鬼。
真正懂行的郡望世家,就將家族根基建在城郊。一般的新死之鬼,稍稍給點氣運庇護,就趕出家去,各憑天命,求得機緣。有大名氣,大氣運的鬼就看情況,或將他那一支遷出主脈,成一分家,得享祭祀;或與主脈爭奪,硬生生搶一個位置出來,雖是一家,但既然由人主持,自然有親疏遠近,這其中的明爭暗鬥,自不用多說。
這周禮卻明顯是個不懂行的,還以為陰世和陽間一般無二,也不用多想,就說著:“葉文軒一怒便將逐出青玉村!”
頓時就有兩個士兵,將周禮架起,拖出去,周禮臉嚇的青掉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又架不住士兵力大,就被硬拖了出去。
這種儒士,埋頭各種經數,刻苦鑽研,竟不懂得《鬼道經》不屑一顧,讓他寫詩做文章尚可,做賬卻是想也不要想,搞不好還會被他看作大材小用而隨意亂寫。不如直接趕出算數,反正看那周禮之形體氣運,形神俱滅就在傾刻,出村也不用怕泄漏秘密。
也不管他,看向一邊,問著:“何東,你死後為何會在這裏?”
何東一一道來,原來他為文史幾十年,仙道靈竹道長交好,知道些隱秘,病重後直接回老家療養,死後得以為鬼苟延殘喘七日,被鄉靈趕出鄉來,自尋機緣。
祭壇有人主持後,就可收到仙氣不少,但也大多隻有賜人庇護,和守護土地兩大功能,最多是調節氣運,給多給少而已。祖靈對本鄉之鬼,也無能為力,沒有多少照顧,既不能放任它們在鄉裏,以免生出事來,也不能直接滅殺,有損陰德,隻能趕出了事。
何東其實沒抱啥希望,隻是越老越怕死,想著能活一天是一天。
不想外麵凶險無比,一連遭到幾波凶鬼,護體氣運耗盡,也損了本源,差點灰灰。幸好撞見李萬,得此機緣。
葉文軒點點頭,就說著:“既已為我之吏,隻要勤勉任事,就可長久。”
何東感激涕零,叩謝不已。
隨即吩咐何東按之前設想,先將村民按戶籍一一造冊編好,何東本是文史,幹這個活純熟,就領了葉文軒隨手用神力凝出的文書筆墨,開始做事。
葉文軒看著手下,也算文武都有,不禁欣慰不已,知道小小的體製已經建立,可以省他不少事,接下來就是將信仰傳播到其它村子,力圖進取之時。看著自己的規模越來越大葉文軒欣慰的說道:“現在我的規模也來越大,一定要繼續努力,得到他村的主控權,再報我那血海深仇。”說道這葉文軒的神色也忽然堅定了不少,好像多了一分銳氣。(小說《官路路漫漫》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